回覆列表
-
1 # 娑婆記
-
2 # 雙面銀孤
以逸待勞/逸,安逸,安閒,待,等待,對付。勞,疲勞。多指作戰中利用時間休整,養精蓄銳。待敵人奔走疲勞時乘機出擊而取勝。也指雙方對立,讓對方先出手,自己等待時機成熟後再行動。[出處](後漢書,馮異傳丿:⺀夫攻者不足,守者有餘,今先拒城,以逸待勞,非所認爭也。″(例句丿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我們只能採取以逸待勞避實就虛戰術。這就是以逸待勞含義及出處。
以逸待勞這個成語是出自孫子兵法中的,下面就來簡單說說吧。
1、出處
以逸待勞,我們來看下它的原文是怎麼寫的。
“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飢,此治力者也”。什麼意思呢,指的是在戰爭中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養精蓄銳,等待疲乏的敵人來侵犯我軍時,給敵軍迎頭痛擊。
以逸待勞不是說要貪圖安逸,耍點小聰明,而是一種大智慧。是居高臨下看問題的思路,通觀全域性來判定思考。戰場中的以逸待勞,是要先把握對戰時機,搶得有利地勢位置,然後等我軍養精蓄銳充足了,敵軍體力消耗了,在加上天時地利人和的基礎上,一鼓作氣,殺得敵軍片甲不留,最終取得勝利的一種策略。
2、典故
故事發生在諸葛亮先生第五次北伐時期。為了準備這次北伐行動,諸葛先生不但進行了兩年之久的準備,還特地研製出“木牛”和“流馬”糧食運輸工具,調動了十萬多民眾司馬懿得知諸葛亮進犯後,就率領大軍進行迎擊。雙方經過幾次交戰後,在五丈原地區展開對峙之勢。諸葛亮先生迫不及待的要與司馬懿展開最終決戰,但司馬懿卻堅守城門不出,進行避而不戰的策略。
諸葛亮最終還是在北伐途中去世了,為什麼會死呢,多半的原因是他不懂得以逸待勞,軍中不管大事小事都必須親自過問,活活把自己給累死了。而司馬懿深懂這個道理,就利用這點將諸葛亮活活給拖死了。
3、生活中
生活中有一句話,不知道大家是否聽說過,勤快媽媽培養懶孩子,懶惰媽媽培養勤快的孩子。
什麼意思呢。其實懶媽媽不是真的懶,而是為了培養自己孩子自立自律有責任心的能力!明白自己的事情需要自己來完成,家庭的任務需要人人分擔這個道理,同時折射出一個家庭,一個集體,一個社會都需要釐清界限,人人做好自己的事情,需用以逸待勞的智慧來管理。
你家娃還小的時候,就應該讓他多動動,多做做,給予他鍛鍊機會,多些探索,家長不需要怕孩子做的不夠好做得差。因為這沒什麼,尤其是在孩子心智發育階段,更應該要鼓勵他自己完成自己的事情,在正確的時間段做正確的事,充分發揮以逸待勞的思想。
最後想說,該管的時候能管是責任,該說的時候能說是聰明,不該管的時候不管是放手,不該說的時候不說是精明,以逸待勞讓我們發揚光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