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魏青衣
-
2 # 達達說歷史
導讀:在中國古代,武將造反的例子數不勝數,失敗的很多,成功的也不少,如唐高祖李淵,宋太祖趙匡胤,不管是成功或是失敗,都有許多士兵跟隨,而這一切都是利益引起的。
士兵的問題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以及皇權的需要,古代的兵役制度大致分為兵民合一制、義務兵、職業兵、僱傭兵這四種,但無論兵役制度怎麼變,皇帝都沒有考慮過士兵的待遇問題,義務兵和民兵合一是沒有錢的,職業兵和僱傭兵的收益也很低,當兵能出頭的鳳毛麟角,沒有收益的士兵自然沒有忠誠度可言,一般皇城的士兵忠誠度稍高一些,因為皇城士兵的待遇是全國最高的。所以說士兵的忠誠度和收益成正比,基本沒有忠誠度。
總結:古代士兵參與皇帝的造反是因為封建時代的制約性。從精神到物質的匱乏,是士兵參與造反的根本原因。
-
3 # 疑今察古幾復
古代的軍隊制度,是士兵只效忠將軍的主要原因,而兵符,是軍隊和權利的象徵,也是皇權的代表。
兵符,在古代的軍隊裡,就代表了命令和權利。《史記魏公子列傳》中有關於兵符的敘述:“嬴聞晉鄙之兵符常在王臥內,而如姬最幸,出入王臥內,力能竊之。”可見,從秦朝開始,兵符就成為了掌握軍隊的鑰匙。
兵符,一般是由將軍和國王分存保管的,等到調兵遣將的時候,兵符,就是最直接的信物,比聖旨都管用,而將軍傳達自己的命令,也是依靠兵符。
古代的士兵,以“忠義”為安身立命的本錢,都是靠服役混口飯吃,哪有幾個人見過皇帝,而他們的直屬領導,就是他們效忠的物件。從入伍、提幹,他們都是和自己的將軍朝夕相處,如果“背叛”自己的領導,那就和逃兵無異。
和近現代軍隊一樣,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切行動聽從指揮就是軍紀中最重要的一條,而最先接到命令的,就是他們的直屬領導。就這樣,軍令被層層傳達,然後由士兵付諸實踐。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古代的士兵只服從於自己的將軍,總結下來,主要的原因還是一個“忠”字,除此之外,可能還於常年征戰沙場的習慣有關吧。
-
4 # 無月文化館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造反肯定得有人,但這個大多數是個模糊概念這所謂的大多數士兵,是個模糊的概念。
造反肯定得需要有士兵支援,畢竟靠嘴皮子嘚吧嘚,就說出一個皇位來,那不現實。
但是大多數就模糊了,是多少大多數?全國士兵嗎?
肯定不是,一般情況下也就將軍直轄的士兵。
無月為什麼要這麼說?
大頭兵就認錢對苦大兵來說,誰當皇帝其實都沒差別,關鍵是誰給自己發軍餉。
說的現實點,其實只要你有錢,能給高官厚祿,就有人跟著你造反。
如果你沒錢,只是有一腔熱情,那不好意思,你自己衝上殿去找皇帝單挑吧。
軍政財三權自古以來,軍政財三權都要分立。
一旦三權合一,掌握在將軍等人手裡,不管這個將軍有沒有做皇帝,事實上他都相當於做上皇帝了。
軍隊用武力保護他的權力,他通過行政權力來統治地方,財政又給他提供軍隊的糧餉。
軍隊領誰的薪水,就替誰賣命。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晚唐的藩鎮制度。
一句話,誰給飯吃,就給誰賣命,以上為個人觀點。
-
5 # 星輪歷史講堂
古代將軍造反時,為什麼士兵會選擇聽從將軍呢?這個問題其實挺複雜的,仔細研究的話,可以細分為好幾種:
一 士兵自有想法唐朝的藩鎮可以說是造反比較頻繁的一類將軍了,但很多節度使們造反,不服朝廷管轄卻是迫不得已的。
唐朝藩鎮兵都是職業兵,他們很多不僅終生當兵而且世代當兵,在軍隊體系中存在著特殊的血緣依附關係,軍隊真正的控制者是那些世代當兵的軍將世家,普通士兵對這些中級軍官唯命是從。
一旦朝廷做出對他們不利的決定時,比如停發兵餉,去偏遠的地方打仗等,他們就會在軍將的帶領下,裹挾節度使造反。
這也就是唐朝藩鎮亂象叢生的原因,理論上所有的節度使都是朝廷任命,但他們卻無法真正左右軍隊的走向。
二 王朝建立不久在王朝建立不久,正統還未深入人心的時候,士兵也會跟著將軍造反,像是漢朝初期的陳烯之亂就是這樣,漢朝剛剛建立,士兵們的思想還停留在諸侯王的時代,所以兼任趙相和代相的陳烯廣施恩惠,很容易就讓士兵們跟他造反了。
三 軍隊來源問題很多朝代尤其是朝代末期軍隊都是招撫來的,並不是朝廷自己招募編練的,往往通過給一些叛軍頭目、少數民族頭領封官來獲得軍隊的效忠,朝廷和軍隊的關係並不緊密,當將軍決定造反時,士兵們也不會有什麼心理負擔。
四 清君側將軍造反的普遍藉口就是“清君側”,通過編造朝中有奸臣,國家將要滅亡這類謊言來獲得士兵的效忠。但這要求將軍有很高的個人威望,還要軍中其他軍官的配合才好執行。
其實古代造反是很難得的事情,造反的成本太高,而失敗的代價又太過昂貴,所以如果不是迫不得已,或者有極大的把握,不會走這條路,而這時候王朝大多已經出現了大的問題,失去了民心,得不到士兵的擁護。
-
6 # 張生全精彩歷史
大家都知道,在古代,皇帝是至高無上,神聖不可侵犯的。古代最嚴重的罪,莫過於“謀大逆”。犯了“謀大逆”之罪,不僅僅自己要被殺頭,還會被“夷三族”“誅九族”。而且,對於一般的士兵來說,造反就算成功了,自己最多隻能得到一兩畝薄田,獲益並不大。兩相比較,失敗的成本實在是太高了。
既然失敗的成本那麼高,為什麼在古代,只要將軍一造反,士兵們也都會跟著造反呢?關於這個問題,我認為是這樣的。
(安史之亂)
一、被騙。古代的士兵都沒有什麼文化,古代的資訊又不暢通。這兩點,就決定了古代士兵們非常容易被騙。
將軍在騙士兵的時候,通常不會告訴士兵說,我們這是在造反。如果他說是在造反,估計沒有幾個人會跟著他幹。他不會這麼說。他說的一定是皇帝身邊出奸臣了!皇帝的生命受到了極大的威脅!皇帝讓我們前去把他解救出來呢!
所有人都知道皇帝很重要,皇帝的生命安全問題比天還大。既然如此,大家當然要跟著將軍去當英雄,殺進京城,把那些矇蔽皇帝的奸臣碎屍萬段了。
劉濞造反、朱棣造反、郭威造反、安祿山造反,沒有一個不是採用這種方式。
(劉濞劇照)
二、被嚇。當然了,就算古代資訊不暢,士兵們與世隔絕,在軍營裡得不到有效的資訊。但是最終,他們也是會知道自己是在幹什麼的。
因為畢竟要兩軍對壘,要攻城略地,要和老百姓接觸。這樣一來,他們都會知道他們是參與了一場造反。並不是什麼解救皇帝,而是要推翻皇帝。到那時候,他們心裡肯定很不高興,覺得自己被騙了。
不過這時候,將軍會告訴他們,“一日為賊,終生為賊”,一旦上了“賊船”,你就沒有下去的時候,下去了就是死路一條。
而這時候,皇帝那邊肯定也有所動作,比如殺了將軍留在京城裡的人質,比如抓了與之相關的人員。這些情況,都會被當做生動的事例來教導士兵們。士兵們一想,對呀,將軍的家屬都被殺了,咱們作為一同造反的人,不是會受到同樣的待遇嗎?所以,被逼無奈,他們就只能一條道走到黑了。
(李從珂劇照)
三、被哄。士兵們被逼,心裡自然不舒服。雖然說不得不跟著一條道走到黑,但是這種不情不願的事情,幹起來也幹不好。
這時候,作為將軍,他就會想辦法哄士兵們。他會告訴他們,雖然你們現在是幹一件危險的事情,但是,只要成功了,你們將來就會跟著我吃香的喝辣的。
李從珂在造反的時候,就對他的將士們做過這樣的承諾。對將領,他就發官帽子。誰將來當刺史誰將來當縣令。為了讓將領相信,他甚至寫下保證書。對於士兵,他就會承諾獎勵多少錢,給多少地等等。
等到李從珂打到京城,當了皇帝以後。他才發現,國庫裡面的錢,根本不夠他用來獎賞。所以,他幹了一件荒唐的事情,預先向百姓收取5個月的稅收,才勉強兌現。
四、被賞。將軍向士兵做出許諾,表示打下江山後,會給他們好處。但是,這也並不一定能激發士兵們的興趣。畢竟那是遙遠的事情。再說了,萬一打敗了呢?那不是什麼也得不到嗎?
所以,一些造反的將軍,為了激發士兵的積極性,往往會縱容他們搶劫。只要把這座城打下來了,城裡的東西你們可以隨便搶,搶到的就是你的。這樣一來,士兵們立馬就來了精神,打起來就更積極了。
安史之亂中,無論是安祿山的士兵,還是史思明的士兵,都是一路搶劫。未必然安祿山、史思明不懂得搶劫是不對的呀?既然曉得,為啥還要縱容士兵們幹呢?就是因為他們要靠這個“賄賂”那些士兵們跟著自己幹。
用了以上四大招,士兵們也有背棄了自己的初心和人格,不管不顧地造反下去了。
(參考資料:《舊唐書》《舊五代史》)
-
7 # 平沙趣說歷史
簡單來說,這涉及對軍隊的控制權問題。
矛盾的地方在於,整個國家的軍隊很多啊,且分佈在邊疆重鎮,皇帝一個人怎麼統領?這就像官府一樣,皇帝當然想自己統御萬民,可是做不到,那就只能建立一個官僚制度,經過逐級官吏傳達,施行自己的意志。
軍隊也一樣,皇帝要想掌控全國軍隊,那就只能建立一個軍隊系統,由元帥、各級將領往下推,最後到士兵。而造反,就是某個將領不聽皇帝的了,帶著底下人反抗皇帝。
造反,其實就是這個制度的一個弊端,因為皇帝掌控軍隊是間接的,皇帝掌控將領,將領掌控士兵,皇帝是通過掌控將領然後再掌控士兵,士兵是不一定效忠皇帝的!
皇帝又遠在京城,絕大部分士兵是沒見過皇帝的,而將領近在眼前,再加上軍事作戰所需的士兵服從將領(這是必須的,軍隊內部必須保證將領的權威,不然打仗的時候將是一盤散沙),皇帝對士兵的管控力自然比將領弱。
這一點,皇帝也是看的到的,為了防止將領造反,他們相出了種種方法,總的來說就兩大類,一個是分離將領和士兵,使得“兵不識將,將不識兵”,另一個則是把握住糧餉。
第一個方法很有操作難度,如果玩得不夠,將領跟士兵打成一片,等於沒玩;如果玩得過火了,比如統兵權與練兵權分離,這個將領練好的兵交給另一個將領去帶,將領跟士兵大眼瞪小眼,對皇權的威脅是小了,可同樣的,對於軍隊的戰鬥力大受影響,畢竟哪個士兵會甘願把命交給陌生的將領,打起仗來,心裡總是懷疑將領的指揮,而將領對士兵不熟悉,排程起來也很麻煩。
第二個方法就是奪取將領發糧餉的權力,糧餉這東西,都是來自於民間賦稅的,羊毛出在羊身上嘛,問題是這羊毛誰來割呢?是中央統一割好了發到士兵手上呢?還是將領自己隔了發?
在中央強勢、財政充裕的時候,打死都不會把割羊毛的權力交給將領的,將領給士兵發糧餉,士兵感恩戴德,眼裡就只剩下將領了,哪還有朝廷和皇帝?
但在少數情況下,中央又不得不將適當的財權交給武將,讓將領就近徵集糧餉無疑可以給朝廷省去大筆人工和運輸費用,軍隊獲得補給也更及時,打仗打得更有勁了,在財政不充裕的時候,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歷數那些比較大的造反,比如安史之亂,那就是因為中央下放了財權,軍餉是將領發的,士兵對將領非常擁護,這才敢造反,不然像鍾會,可能先被自己部下給幹掉了。
宋朝有鑑於唐末五代的軍隊政變(多的數不過來),推行了一場全面的弱軍行動,什麼以文治武、財權分離、下屬限制等等,徹底滅了將領反叛的苗頭,之後的朝代沿而用之,並進行改進,所以宋朝以後,武將造反就很少了,成功的幾乎沒有,更多的是譁變,如苗劉兵變。
-
8 # 史海爛柯人
這裡面涉及一個邏輯的問題:歷史上造反的將軍,之所以有底氣敢同皇帝叫板,主要是因為手下有一批擁護自己的士兵;而如果帳下的軍士皆效忠於皇帝,那麼這樣的將自然也不敢與朝廷分庭抗禮。
在人類戰爭的最初時期,是談不上皇帝、將軍和士兵的,原始社會時各部落間的衝突,多半是氏族成員的集體行為,多在頭目的帶領下彼此征戰。及至奴隸社會時,戰爭的規模不斷擴大,才逐漸在王之下出現了各級軍事長官,以便更好地組織和戰鬥。
漸入東周以後,戰爭規模進一步擴大,而不少卿大夫和將領也逐漸成為各政權中不可忽視的力量,有時甚至會進行譁變。春秋時被弒的國君,僅見於史乘者便有三十餘人,故被史家稱為“禮崩樂壞”。
自秦始皇橫掃六國,實現大一統後,以始皇帝自稱,由此才涉及到了“皇帝”與“將軍”之間的正式博弈。那麼,在君主專制的情況下,古代為何會出現士兵聽從將軍指揮,而不是始終效忠皇帝呢?
其實,這個問題蠻複雜的,還需要分幾個階段來看:從軍事史的角度來看,如果不做特別詳細的區分(當然,限於篇幅,也不可能太過追求細節),以唐朝募兵制的推行為分界,儘管糧餉是朝廷發放的,或者說士兵吃的是皇帝的軍餉,但因將軍與士兵之間的關係更為緊密,更容易出現士兵效忠於軍事領導的情況。
募兵制雖讓國家有了穩定的兵源,有利於提高軍隊的戰鬥力,但也有一個頗為致命的問題,那就是就是一方將領常年統帥部隊,容易形成森嚴的上下級關係。在這樣的形勢下,一旦手握重兵的將軍圖謀不軌,很容易編造藉口,煽動部下造反。
而在募兵制推行之前,曾一度盛行過一段時間的府兵制。建立在均田制基礎上的府兵制,多是遇到戰事後臨時徵召壯丁參軍,且要自備口糧和武器。府兵制相對於募兵制而言,士兵因獲得國家分配的土地而承擔兵役,更像是一種契約。
在這種情況下,政權穩定、君主開明,則軍隊更願意效忠皇帝,而如果將領個人魅力突出,且皇帝不足以獲得擁護,士兵反而更願意追隨主將。
當然,再往前推,秦統一後,曾沿襲戰國時期的郡縣徵兵制,兩漢時期則有數次調整,但秦漢時期的總體情況是,君主尤為注重把控軍隊,用盡一切辦法控制將領。當然,即便如此,也難以避免會形成尾大不掉之勢。
總得來說,皇帝之所以需要將軍,主要是依靠他們領兵打仗,而與士兵聯絡最緊密的軍事領導,如果富有卓越的軍事指揮能力和人格魅力,則更容易獲得部將們的擁戴。這種情況,是很難調和的,直至近代才被基本解決。
回覆列表
這般問題,看似奇怪,實際上也屬常事。
將領如何確保手下能跟自己一起作亂呢?首先就是靠騙。這一招其實很是常見,往往,某一位將領如果想要造反,一開始肯定是不會跟自己手下直接說明白的,往往都會說是皇帝身邊除了奸佞臣子,他們的舉動並非是去威脅皇帝,而失去除奸佞,為國家做貢獻。
雖然這種介面在我們過來人看,的確是愚蠢無比,不可相信,但真的深處軍營之中,不與外界接觸,確實是將軍說什麼那就是什麼的,等到這些士兵們跟著將軍開始作亂了,想要再退出,卻是已經晚了。
當然了,如果將軍沒有實現控制好自己的手下,還可能爆發動亂,比如三國時期,將軍鄧艾與鍾會一起進攻蜀國,蜀國城破以後,姜維表示願意輔佐鍾會起兵,鍾會也就真的起兵了,但因為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手下,起兵不久,就遭到了手下將領們的反對。
本來鍾會是打算進能進軍魏國之地,征討司馬昭,就算不敵,也能退守巴蜀之地,但一開始,鍾會就在混戰中被殺了,姜維復國的計謀也失敗了。
在將領與士兵之間,皇帝其實也是千辛萬苦,想盡辦法阻止將領起兵作亂的。首先在某些朝代,將領其實在平時的時候並不統兵,而士兵在閒暇的時候也兼職做農民,只有真正到了對敵的時候,才會啟用將領,這種將領,不到危急時刻不上位,作亂的機會也是很小的。
就算是職業軍人的時代,軍人的領袖也是一直更換的,皇帝會極力阻止將領與士兵熟絡,熟到能一起謀反的地步。但這種策略也有壞處,畢竟自己帶的兵自己最懂,帶別人的兵戰鬥力自然會大打折扣。
說到底,自古至今起兵謀反的將領看起來是挺多的,但相較於漫長的歷史,這個數目還是比較小的,若是不敢保證士兵絕對會服從命令,誰又會像鄧艾那般,直接起兵作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