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消費者談到諾基亞時,幾乎眾口一詞認為“諾基亞質量好”,甚至“掉到水裡(或者在地上摔)都沒事兒”———諾基亞儼然成了眾人心目中擁有金剛不壞之身的“寶物”。而一些中國產品牌則沒有這麼幸運,通常都被評價為“價格便宜”但質量差。
不難發現,幾乎每個相對成熟的品牌都有屬於自己的關鍵詞,相當於被貼上一個專有的同類標籤,從而形成了品牌之間的區隔。這種評價,既可能來自於消費者的親身使用體驗,也可能來自於周圍人的口碑相傳,還可能來自於各個品牌的公關傳播。這些力量互動作用,最終在消費者心理上形成了關於某一品牌特有的“刻板印象”。
在某種程度上,刻板印象其實是一種誤解。因為它往往來自於有限的體驗和片面的接觸,諾基亞真的掉到水裡都能照常使用嗎?那為什麼諾基亞的維修點裡照樣人滿為患呢?但消費者對品牌的評價卻又往往就是由一些簡單的、片面的經驗而形成的,一次愉快或不愉快的使用經驗都可能構成他對這個品牌的評價,而他又往往充當了傳播者的角色,把他個人的簡單經驗複製給其他人,“以訛傳訛”,最終形成了多數人對某一品牌的“刻板印象”。這種刻板印象,實際上就是消費者進行品牌評價的根據。
刻板印象的負面影響至少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企業希望達成的品牌形象與消費者認知之間產生偏差。第二,當品牌希望增加新的元素時難以被消費者認同。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很難改變,但並非絕對不可改變。出色的公共關係手法,可以改變當事人原有的刻板印象,創造出第二印象,社會心理學稱之為“最後印象”。
比如說,移動訊號好、聯通訊號差是消費者長久以來的一個刻板印象。某省會城市的聯通公司為了扭轉這種負面印象,在當地最具影響力的大報上連續多日釋出公告,內容為在當地找到任何一個聯通訊號盲點獎勵現金若干。此舉一出,極大地改善了以往聯通訊號差的負面印象,使其業務量大幅攀升。
事實上,我們至少可以透過兩種方式來扭轉這種刻板印象。其一是從根本上改善消費者的產品使用體驗,最終透過口碑傳播來消除之前的負面印象。但這個作用過程是非常緩慢的,需要長期的積累和滲透。所以,我們建議採取第二種方式,即出色的公關,如上文中提到的運營商策略。品牌的有效傳播並不是單純以提高知名度、提升市場份額為惟一目標,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才是最重要的。因此,要提高品牌行銷的有效性,必須以充分了解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和評價為前提。這也是為什麼要進行品牌研究的核心意義所在。惟有如此,才能使理想品牌形象與消費者認知達成和諧或最大程度的接近。
當消費者談到諾基亞時,幾乎眾口一詞認為“諾基亞質量好”,甚至“掉到水裡(或者在地上摔)都沒事兒”———諾基亞儼然成了眾人心目中擁有金剛不壞之身的“寶物”。而一些中國產品牌則沒有這麼幸運,通常都被評價為“價格便宜”但質量差。
不難發現,幾乎每個相對成熟的品牌都有屬於自己的關鍵詞,相當於被貼上一個專有的同類標籤,從而形成了品牌之間的區隔。這種評價,既可能來自於消費者的親身使用體驗,也可能來自於周圍人的口碑相傳,還可能來自於各個品牌的公關傳播。這些力量互動作用,最終在消費者心理上形成了關於某一品牌特有的“刻板印象”。
在某種程度上,刻板印象其實是一種誤解。因為它往往來自於有限的體驗和片面的接觸,諾基亞真的掉到水裡都能照常使用嗎?那為什麼諾基亞的維修點裡照樣人滿為患呢?但消費者對品牌的評價卻又往往就是由一些簡單的、片面的經驗而形成的,一次愉快或不愉快的使用經驗都可能構成他對這個品牌的評價,而他又往往充當了傳播者的角色,把他個人的簡單經驗複製給其他人,“以訛傳訛”,最終形成了多數人對某一品牌的“刻板印象”。這種刻板印象,實際上就是消費者進行品牌評價的根據。
刻板印象的負面影響至少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企業希望達成的品牌形象與消費者認知之間產生偏差。第二,當品牌希望增加新的元素時難以被消費者認同。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很難改變,但並非絕對不可改變。出色的公共關係手法,可以改變當事人原有的刻板印象,創造出第二印象,社會心理學稱之為“最後印象”。
比如說,移動訊號好、聯通訊號差是消費者長久以來的一個刻板印象。某省會城市的聯通公司為了扭轉這種負面印象,在當地最具影響力的大報上連續多日釋出公告,內容為在當地找到任何一個聯通訊號盲點獎勵現金若干。此舉一出,極大地改善了以往聯通訊號差的負面印象,使其業務量大幅攀升。
事實上,我們至少可以透過兩種方式來扭轉這種刻板印象。其一是從根本上改善消費者的產品使用體驗,最終透過口碑傳播來消除之前的負面印象。但這個作用過程是非常緩慢的,需要長期的積累和滲透。所以,我們建議採取第二種方式,即出色的公關,如上文中提到的運營商策略。品牌的有效傳播並不是單純以提高知名度、提升市場份額為惟一目標,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才是最重要的。因此,要提高品牌行銷的有效性,必須以充分了解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和評價為前提。這也是為什麼要進行品牌研究的核心意義所在。惟有如此,才能使理想品牌形象與消費者認知達成和諧或最大程度的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