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儀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天文觀測儀器,它與渾儀一樣用於測量天體的位置。但是,渾儀的結構比較繁雜,觀測時經常發生環與環相互阻擋視線的現象,使用極不方便。元朝天文學家郭守敬將渾儀化為兩個獨立的觀測裝置,安裝在一個底座上,每個裝置都十分簡單實用,而且除北極星附近以外,整個天空一覽無餘。因此,古人稱這種裝置為“簡儀”。 簡儀的主要裝置是由兩個互相垂直的大圓環組成,其中的一個環面平行於地球赤道面,叫做“赤道環”;另一個是直立在赤道環中心的雙環,能繞一根金屬軸轉動,叫做“赤經雙環”。雙環中間夾著一根裝有十字絲裝置的窺管,相當於單鏡筒望遠鏡,能繞赤經雙環的中心轉動。觀測時,將窺管對準某顆待測星,然後在赤道環和赤經雙環的刻度盤上直接讀出這顆星星的位置值。有兩個支架託著正南北方向的金屬軸,支撐著整個觀測裝置,使這個裝置保持著北高南低的形狀。這是中國首先發明的赤道裝置,要比歐洲人使用赤道裝置早500年左右。 http://www.hongen.com/art/twdg/gtwyq/tg0010.htm http://www.chinacraft.com/zggy/06wwgys/kjwwz/tw/jy.htm “渾儀”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天文觀測儀器。在古代,“渾”字含有圓球的意義。古人認為天是圓的,形狀像蛋殼,出現在天上的星星是鑲嵌在蛋殼上的彈丸,地球則是蛋黃,人們在這個蛋黃上測量日月星辰的位置。因此,把這種觀測天體位置的儀器叫做“渾儀”。 最初,渾儀的結構很簡單,只有三個圓環和一根金屬軸。最外面的那個圓環固定在正南北方向上,叫做“子午環”;中間固定著的圓環平行於地球赤道面,叫做“赤道環”;最裡面的圓環可以繞金屬軸旋轉,叫做“赤經環”;赤經環與金屬軸相交於兩點,一點指向北天極,另一點指向南天極。在赤經環面上裝著一根望筒,可以繞赤經環中心轉動,用望筒對準某顆星星,然後,根據赤道環和赤經環上的刻度來確定該星在天空中的位置。 後來,古人為了便於觀測太陽、行星和月球等天體,在渾儀內又添置了幾個圓環,也就是說環內再套環,使渾儀成為多種用途的天文觀測儀器。
簡儀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天文觀測儀器,它與渾儀一樣用於測量天體的位置。但是,渾儀的結構比較繁雜,觀測時經常發生環與環相互阻擋視線的現象,使用極不方便。元朝天文學家郭守敬將渾儀化為兩個獨立的觀測裝置,安裝在一個底座上,每個裝置都十分簡單實用,而且除北極星附近以外,整個天空一覽無餘。因此,古人稱這種裝置為“簡儀”。 簡儀的主要裝置是由兩個互相垂直的大圓環組成,其中的一個環面平行於地球赤道面,叫做“赤道環”;另一個是直立在赤道環中心的雙環,能繞一根金屬軸轉動,叫做“赤經雙環”。雙環中間夾著一根裝有十字絲裝置的窺管,相當於單鏡筒望遠鏡,能繞赤經雙環的中心轉動。觀測時,將窺管對準某顆待測星,然後在赤道環和赤經雙環的刻度盤上直接讀出這顆星星的位置值。有兩個支架託著正南北方向的金屬軸,支撐著整個觀測裝置,使這個裝置保持著北高南低的形狀。這是中國首先發明的赤道裝置,要比歐洲人使用赤道裝置早500年左右。 http://www.hongen.com/art/twdg/gtwyq/tg0010.htm http://www.chinacraft.com/zggy/06wwgys/kjwwz/tw/jy.htm “渾儀”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天文觀測儀器。在古代,“渾”字含有圓球的意義。古人認為天是圓的,形狀像蛋殼,出現在天上的星星是鑲嵌在蛋殼上的彈丸,地球則是蛋黃,人們在這個蛋黃上測量日月星辰的位置。因此,把這種觀測天體位置的儀器叫做“渾儀”。 最初,渾儀的結構很簡單,只有三個圓環和一根金屬軸。最外面的那個圓環固定在正南北方向上,叫做“子午環”;中間固定著的圓環平行於地球赤道面,叫做“赤道環”;最裡面的圓環可以繞金屬軸旋轉,叫做“赤經環”;赤經環與金屬軸相交於兩點,一點指向北天極,另一點指向南天極。在赤經環面上裝著一根望筒,可以繞赤經環中心轉動,用望筒對準某顆星星,然後,根據赤道環和赤經環上的刻度來確定該星在天空中的位置。 後來,古人為了便於觀測太陽、行星和月球等天體,在渾儀內又添置了幾個圓環,也就是說環內再套環,使渾儀成為多種用途的天文觀測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