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530708877251
-
2 # 微笑的水歲月薄荷微
地理意義上的華北平原是指黃淮海平原。它的官方定義為:
華北平原(North China Plain;Hua-pei P"ing-yuan;Huabei Pingyuan)是中國三大平原之一,又稱黃淮海平原,是中國東部大平原的重要組成部分,部分在渤海—華北盆地。位於北緯32°~40°,東經114°~121°。北抵燕山南麓,南達大別山北側,西倚太行山一伏牛山,東臨渤海和黃海,跨越京、津、冀、魯、豫、皖、蘇7省市,面積30萬平方千米。平原地勢平坦,河湖眾多,交通便利,經濟發達,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平原人口和耕地面積約佔中國的1/5。
而黃淮平原,在地理上講,是華北平原的南部,也就是去除黃淮海三水系中“海”的部分。
可見題主問題中的“華北平原”和“黃淮平原”屬於表述不清的問題,華北平原包含黃淮平原,這二者不能並列。
但是在政治地理角度上,華北一詞的現代概念,與華北平原的範圍並不吻合。
一般來講,我們現在說“華北地區”,廣義上指京津冀+蒙晉。其中京津冀是華北平原北,而蒙晉則從來不屬於華北平原的地理範疇之內。狹義的華北則專指京津冀地區,也就是河北省及河北省包裹的兩個直轄市。
再回到中原這個概念上,狹義的中原在中國歷史版圖的區塊劃分中,是可以約等於汴洛(或者河洛)的,也就是從洛陽經鄭州到開封的黃河沿岸地區。再說大一點,目前的河南省大部,除了最西邊三門峽(陝州),最南邊的南陽和北部的太行山區基本上都可以算作中原的範疇。安徽西北,山東西南的部分地區也可以算進中原裡。
這個範圍可能和題主所說的黃淮平原比較近似吧。
另外中原這個概念也是相對的。主要還是需要結合語境。比如我在雲貴,那麼非但河南,河北和湖北也能算作中原。相反如果我就在河北,中原對我來說就是河南那一塊了。
在中華文明肇始時期,因“天下之中”和“河洛”的地域稱呼專指洛陽一帶,這裡因夏商周三代奠基,河洛文化的繁盛而成為中原地區的心臟地帶。先秦時期已有雒邑(今洛陽)為天下中心的說法。隨著華夏族向周圍遷移,其活動範圍擴大,春秋戰國時期,中原的概念延伸至華夏各諸侯國,與秦、吳等邊遠地區相對應。秦代開始,中原一詞的含義進一步拓展,可以指黃河中下游一帶大片地區,包括今河南、陝西關中一帶、山西和河北南部、山東西部、江蘇西北部、安徽北部。《宋史·李綱傳》:“自古中興之主,起於西北則足以據中原而有東南”之“中原”即指黃河中下游流域。偶爾也指黃河流域,諸葛亮《出師表》:“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之“中原”即指黃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