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Riteday

    我們經常在一些影視作品中,看到某些財大氣粗的公子哥,隨便一揮霍就是幾千兩,幾萬兩銀子,給人的感覺好像不值錢一樣,但是相對百姓來說,有時候幾個銅板就可以讓他們一家子過上一陣時間。因此我會就想問問,古代的銀子,一兩到底能買多少東西?

    銀子成為主流貨幣是明朝中期開始的。而且一兩銀子在各個時期購買力都不一樣,相差巨大。

    從秦漢到宋,史書上歷朝歷代國家的賦稅都是以錢來衡量的,其次布帛和糧食,銀的地位低多了!

    古代百姓用的是銅錢,1000文銅錢等於1兩銀子。有碎銀子的相當於小資水平。能拿出一錠的,更是土豪一樣。

    學界目前還沒解決這個問題。比較有普遍意義的估量方式是透過一定時期的米價來進行。

    現在比較公認的辦法是看購買力,而幾千年來所有人,所有時間的剛需少之又少,價格穩定些的怕是隻有糧食了。所以通常找文獻,某個時代一兩銀子能買多少斤米,然後以現在的米價折算。 不過這樣也不是最嚴謹的。這是一個難題。

    不同時代價值不同,而且中國進入“銀本位”要到明朝中後期,明朝之前白銀幾乎不用於日常交易,中國古代通行的是銅錢,形容富人是“腰纏萬貫”。

    按照收入法算,一兩銀子恐怕相當於現在幾千塊錢了。戚繼光招募戚家軍,一個月才9錢銀子。

    清末銀子貶值,曾國藩招募湘軍,每月薪水也要5兩銀子。

    明朝中後期,銀子才大量流通,這麼算把古代糧食需求比較穩定,可以充當等價物。史料載明朝萬曆年間一兩銀子,可以購買一般質量的大米二石,當時的一石約為94.4公斤,一兩銀子就可以買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現在中國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間,以中間價1.75元計算,可以算出明朝一兩銀子約為人民幣660.8元。

    銀子存在著不確定性,像明清時期大量白銀流入中國,白銀的購買力就有限,到了清後期白銀又大量流出中國,白銀的購買力急劇上升。

    古今物品與物品價之間比例都有差異!商品生產方式完全沒法比,比如如果按大米算,不考慮通貨膨脹咱們給它按最高算一兩銀子折1000人民幣,但是如果按主要城市房價算就不一樣了,古代大一點的城市三進三出的院子大概有幾百兩夠了,今天主要城市房價一套複式別墅最少幾百萬,那一兩銀子就折一萬,算成衣服銀子就不如人民幣購買力了。

    清末的時候一般銀元相當於半兩銀子。一個大頭兵如果沒有被剋扣一月能拿六塊。

    那時候白銀幾乎不作為日常交易的貨幣在使用,古人用的是銅錢,幾文錢或者幾貫錢的使用。

    銀子真的很難細算,歷朝歷代很多影響因素都不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只有二筆畫的漢字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