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柚子愛畫畫
-
2 # 活得瀟灑笑的放肆
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別人的意見好的可以採納,壞的不去理會。別人說什麼都不要往心裡去,嘴長在別人身上,我們自己也左右不了,我們自己只要做到問心無愧就可以了,我們是為自己和家人而活,不是為別人。人生苦短,加油
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別人的意見好的可以採納,壞的不去理會。別人說什麼都不要往心裡去,嘴長在別人身上,我們自己也左右不了,我們自己只要做到問心無愧就可以了,我們是為自己和家人而活,不是為別人。人生苦短,加油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修身養性是最好的.多讀名著,多煉心境. 這是我在別的地方的回答,也回答關於心如止水的,貼在這裡,你覺得有什麼用處就借鑑借鑑吧,但我倒覺得不用來回答這問題不太合適: 你沒有信仰吧,如果願意的話,可以嘗試信仰下基督教,不是一定要全學它的,但畢竟<聖經>裡面也有很多有道理的~比如說”敗壞之先,人心驕傲;尊榮之前,必有謙卑”. 這幾天我看了這個版本的<簡愛>後,不知為什麼,我也說不清楚,也發覺自己有些心如止水了(網址: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5ZS2gZegYJw/) 佛門講究心鏡的超脫,我想裡面應該有關於如何避世的吧,但我並不建議去學佛門的那些條條寬寬的,本人更傾於基督的思想. 或是,多看看外國名著吧,儘量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懂得的道理越多,對處世的態度也就較為成熟. 古詩文,古詩詞,反映的大多數是詩人的超脫世俗的方式與態度,情感.所以多讀古文,古詞學學古人的處世之道. 唉,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其實說到底主要還是一個態度,如果你不把事情當回事,那心境必然超脫,這或許就是無慾則為剛吧!(注意,並非無欲則剛,林則徐的意思和論語“棖也欲,焉得剛?”更近,是儒家的,是做人為官的一種操守,和釋,與道家講的“無慾”不是一碼事。)(說到態度,忍不住要說上幾句,思想決定態度,態度反映思想,思想是一種很奇妙的東西,我體會很深,以前我是個很勤儉的人,後來我母親告訴我,做人,有付出就要有享受,既然你付出了,那享受也是應該的,能賺,也要能花,那才叫生活,受母親影響,覺得有道理,花費增加了不少,連積蓄也用光了,我並不後悔,卻也體會到了改變思想的恐怖,思想能滅掉一個民族這話一點不假)偏題了~~~ 其實,本人並不提倡心如止水,只提倡”貌似心如止水”,表面看起來並不把它當一回事,不讓他人發現自己,其實,內心必須有所反映,對自己利益得失的一種反映,不然就變成現代的阿Q了.人總是有情感的,何必去逆著喜怒哀樂,去抑制自己感情呢?處世難,但卻不要避世,或許說那是一種享受有些人會接受不了,但畢竟這就是社會,你不去把它當成享受,事情依然存在,問題依然得不到解決,把它當成享受,可以使人較為樂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