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待花開北島梔子花的

    幹欄式建築的特點:

    在木(竹)柱底架上建築的高出地面的房屋。中國古代史書中又有幹欄、幹蘭、高欄、閣欄和葛欄等名,當是由其他少數民族語言轉譯而來的音變。此外,一般所說的柵居、巢居等,大體所指的也是幹欄式建築。考古學和民族學中的所謂的水上居住或柵居,以及日本所謂的高床住居,亦屬此類建築。這種建築自新石器時代至現代均有流行。主要分佈於中國的長江流域以南以及東南亞,中國內蒙古自治區、黑龍江省北部,蘇聯西伯利亞和日本等地都有類似的建築。

    從考古發現看,中國新石器時代的河姆渡文化、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的許多遺址中,都發現埋在地下的木樁以及底架上的橫樑和木板,表明當時已產生幹欄式建築。西周時代的湖北蘄春毛家嘴遺址中,也發現規模較大的幹欄式建築。江西清江營盤裡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陶製幹欄式建築模型,帶有長脊短簷式的屋頂。雲南晉寧石寨山滇墓中發現的4件漢代青銅幹欄式建築模型,亦有長脊短簷式屋頂,代表幹欄式建築的原始特徵。廣東、廣西、湖南、四川和貴州等省的東漢墓中,也發現許多陶製的幹欄式建築模型,但除保留底架和木樁外,一般陶屋已是懸山頂,而圓形陶倉則是穹廬頂,表明當地這些建築的基本形式已經漢化。

    “幹欄”式建築主要應為防潮溼而建,長脊短簷式的屋頂以及高出地面的底架,都是為適應多雨地區的需要,各地發現的幹欄式陶屋、陶囷以及柵居式陶屋,均代表了防潮溼的建築形制,特別是倉廩建築採用這種形制的用意更為明顯。直到今天東南亞一帶還較盛行柵居,以適應潮溼多雨的需要。

    土掌房建築:

    彝族土掌房(又稱土庫房)為彝族先民的傳統民居,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層層疊落,相互連通,遠遠看去甚是壯觀,後期彝漢混居,融合了部分漢族民居的特點,逐步形成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築,堪稱民居建築文化與建造技術發展史上的”活化石”。以石為牆基,用土坯砌牆或用土築牆,牆上架樑,樑上鋪木板、木條或竹子,上面再鋪一層土,經灑水抿捶,形成平臺房頂,不漏雨水。房頂又是曬場。有的大梁架在木柱上,擔上墊木,鋪茅草或稻草,草上覆蓋稀泥,再放細土捶實而成。多為平房,部分為二屋或三層。

      土掌房冬暖夏涼,防火效能好,非常實用。

      彝族的"土掌房"與藏式石樓非常相似,一樣的平頂,一樣的厚實。所不同的,是它的牆體以泥土為料,修建時用夾板固定,填土夯實逐層加高後形成土牆(即所謂"乾打壘")。土掌房分佈在滇中及滇東南一帶。這一帶土質細膩,乾溼適中,為土掌房的建造提供了大量方便易得的材料和條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地震的原因都有哪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