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船 原文: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 有一人慾依附, 歆輒難之。 朗曰:“幸尚寬, 何為不可?” 後賊追至, 王欲舍所攜人。歆曰: “本所以疑, 正為此耳。 既已納其自託, 寧可以急相棄邪?” 遂攜拯如初。 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 譯文:華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難。(途中)有一個人想要搭船。華歆感到很為難。王朗說:“(船裡)恰好還很寬鬆,為什麼不同意?“後來作亂的人追上來了,王朗想要拋棄所攜帶的那個人。華歆說”先前之所以猶豫不決,正因為考慮到這種情況了。既然已經接納他,難道可以因為情況緊急就拋棄他嗎?”於是還像當初一樣攜帶救助這個人。世人透過這件事來評定華歆、王朗的優劣。劉義慶,本是宋武帝劉裕之侄,劉裕大弟弟長沙王劉道憐的第2個兒子,13歲時被封為南郡公。因叔父臨川王劉道規沒有兒子,劉義慶便被朝廷過繼給劉道規為後,因此襲封為臨川王。史稱劉義慶自幼聰敏過人,受到伯父劉裕的賞識。劉裕曾誇獎他說:\"此我家之豐城也。\"年輕時曾跟從劉裕攻打長安,回來後被任命為東晉輔國將軍、北青州刺史,徙都督豫州諸軍事、豫州刺史。劉宋建立後,他以臨川王身份歷任侍中、中書令、荊州刺史等顯要職務。當時\"荊州居上流之重,地廣兵強,資實兵甲,居朝廷之半\"。因為劉義慶被認為是宗室中最優秀的人才,所以朝廷才委派他承擔如此顯要之職。後又改授散騎常侍、衛將軍、江州刺史、南兗州刺史、開府儀同三司等一系列重要職務。 劉義慶為人\"性簡素,寡嗜慾\",\"受任歷藩,無浮淫之過,唯晚節奉養沙門,頗致費損\"。劉義慶性愛文藝,喜與文學之士交遊。在他的周圍,聚集著一大批名儒碩學。他的著作豐富,所著有《徐州先賢傳》10卷;又曾仿班固《典引》作《典敘》,記述皇代之美;此外還有《集林》200卷、《世說新語》10卷。其中,最著名的當然是那部千古流傳的《世說新語》。 《世說新語》是劉義慶所創作的一部主要記載漢末,三國至兩晉時期士族階層的言行風貌和軼事瑣語的筆記小說。此書不僅保留了大量反映當時社會生活的珍貴史料,而且語言簡煉,文字生動鮮活,又是一部文學價值極高的古典名著。自問世以來,便得到歷史文士階層的喜愛和重視,至今仍在海內外廣為流傳。劉義慶也因為此書而名垂千古。 劉義慶在公元444年去世,終年42歲,諡為臨川康王。 劉義慶生有5個兒子,均有功名:長子劉燁(一作曄),嗣封為臨川王;次子劉衍,官任太子舍人;三子劉鏡,官任宣城太守;四子劉穎,任前將軍;五子劉倩,官任南新蔡太守。臨川哀王劉燁,官至通直郎,後被太子劉邵殺害。劉燁生子劉綽,字子流,承嗣為臨川王,官至步兵校尉,順帝末年因謀反被殺,臨川王國也被廢除,後裔不明。
乘船 原文: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 有一人慾依附, 歆輒難之。 朗曰:“幸尚寬, 何為不可?” 後賊追至, 王欲舍所攜人。歆曰: “本所以疑, 正為此耳。 既已納其自託, 寧可以急相棄邪?” 遂攜拯如初。 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 譯文:華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難。(途中)有一個人想要搭船。華歆感到很為難。王朗說:“(船裡)恰好還很寬鬆,為什麼不同意?“後來作亂的人追上來了,王朗想要拋棄所攜帶的那個人。華歆說”先前之所以猶豫不決,正因為考慮到這種情況了。既然已經接納他,難道可以因為情況緊急就拋棄他嗎?”於是還像當初一樣攜帶救助這個人。世人透過這件事來評定華歆、王朗的優劣。劉義慶,本是宋武帝劉裕之侄,劉裕大弟弟長沙王劉道憐的第2個兒子,13歲時被封為南郡公。因叔父臨川王劉道規沒有兒子,劉義慶便被朝廷過繼給劉道規為後,因此襲封為臨川王。史稱劉義慶自幼聰敏過人,受到伯父劉裕的賞識。劉裕曾誇獎他說:\"此我家之豐城也。\"年輕時曾跟從劉裕攻打長安,回來後被任命為東晉輔國將軍、北青州刺史,徙都督豫州諸軍事、豫州刺史。劉宋建立後,他以臨川王身份歷任侍中、中書令、荊州刺史等顯要職務。當時\"荊州居上流之重,地廣兵強,資實兵甲,居朝廷之半\"。因為劉義慶被認為是宗室中最優秀的人才,所以朝廷才委派他承擔如此顯要之職。後又改授散騎常侍、衛將軍、江州刺史、南兗州刺史、開府儀同三司等一系列重要職務。 劉義慶為人\"性簡素,寡嗜慾\",\"受任歷藩,無浮淫之過,唯晚節奉養沙門,頗致費損\"。劉義慶性愛文藝,喜與文學之士交遊。在他的周圍,聚集著一大批名儒碩學。他的著作豐富,所著有《徐州先賢傳》10卷;又曾仿班固《典引》作《典敘》,記述皇代之美;此外還有《集林》200卷、《世說新語》10卷。其中,最著名的當然是那部千古流傳的《世說新語》。 《世說新語》是劉義慶所創作的一部主要記載漢末,三國至兩晉時期士族階層的言行風貌和軼事瑣語的筆記小說。此書不僅保留了大量反映當時社會生活的珍貴史料,而且語言簡煉,文字生動鮮活,又是一部文學價值極高的古典名著。自問世以來,便得到歷史文士階層的喜愛和重視,至今仍在海內外廣為流傳。劉義慶也因為此書而名垂千古。 劉義慶在公元444年去世,終年42歲,諡為臨川康王。 劉義慶生有5個兒子,均有功名:長子劉燁(一作曄),嗣封為臨川王;次子劉衍,官任太子舍人;三子劉鏡,官任宣城太守;四子劉穎,任前將軍;五子劉倩,官任南新蔡太守。臨川哀王劉燁,官至通直郎,後被太子劉邵殺害。劉燁生子劉綽,字子流,承嗣為臨川王,官至步兵校尉,順帝末年因謀反被殺,臨川王國也被廢除,後裔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