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易畔書院

    正本清源:關於西施壺

    款式眾多是紫砂壺的一個獨特現象。這要從時大彬說起。可能有朋友會問:難道不應該是供春嗎?從文獻記載來看,的確是有“供春壺式”這個說法,但沒人見過真正的供春壺,僅有的線索是香港茶具文物館藏時大彬仿供春式龍帶壺,但此壺形制成熟,容量又很小,已經很難反映供壺的本來面目了。臺灣徐鰲潤先生以為供春壺式的“春”字應解為“真茶”,即散茶,是很有見地的。

    時大彬是有確切事蹟可考的第一位專業紫砂工匠,也是第一位紫砂藝術大師,是實際的紫砂藝術的開山之祖。《陽羨茗壺系》說時大彬“諸款俱足”,就是說他創制了許多壺式,明代壺式的祖型都已經出現了。

    時大彬弟子徐友泉,在全面繼承大彬技藝的基礎上進一步創制了一些新壺式,對此《茗壺系》是有明確記載的。清代的吳梅鼎更是把徐友泉推升到“技而近乎道”的高度,他的《陽羨茗壺賦》以很大的篇幅歌頌徐友泉壺式,其中有一句說“格高西子”,下有小字注曰“西施乳”,這是關於西施壺起源的最早、也是最權威的記載。吳家曾延請徐友泉,因此學術界認為《茗壺賦》的記載是可信的。根據這一記載,目前紫砂界的共識就是說徐友泉開創了西施壺式,但它的名稱最初卻是“西施乳”。

    西施乳壺的特徵十分明顯,壺身似球非球,其實是模仿少女豐滿的乳房的;截蓋,不破壞整體的圓潤,同時在“乳房”之上形成“乳暈”;壺鈕與壺身同形,在“乳暈”之上形成“乳頭”;短而上翹的暗嘴模仿少女的小嘴,嬌羞可愛;壺把上細下粗,並略下垂,仿的是古代婦女的髮髻。因為大多數的壺把都是上粗下細,而西施壺卻相反,因此被稱為“倒把”,西施壺也稱為“倒把西施”。

    西施在清代並不怎麼流行,因為它製作難度還是很高的。在模具還不流行的階段,西施壺的這個似球形非球形的身筒很難做出韻味來。“文旦”就是這個時候出現的,是一種形制比較固定的西施壺式,因為它署款文旦又被稱為“文旦壺”——注意:此時文旦就是西施。

    國營紫砂廠時期,因為面向大眾生產,需要對商品壺規定標準形制,西施壺就是那時由中國第一代老藝人共同主持定型的,壺名也由“西施乳”改為“西施”。所以,一定要說明,西施在這裡是美少女的代表,並不是專指西施本人。西施壺與西施其實沒什麼關係。從那時起,西施壺開始大為流行,成為紫砂壺裡美的代表,同時也被其他行業所借鑑。目前,西施是無可爭議的第一流行壺式。到世紀之交,又出現嵌蓋西施。直到現在,截蓋西施與嵌蓋西施還在並行。不過,此時文旦已從西施中分離出來成為一個單獨的壺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鹿茸具有很大的藥用價值,鹿的鹿角被割掉後會有什麼影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