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169188564904

    30℃是最舒服不過的,這樣的溫度人體會感到涼熱適中.如果在33℃這樣的溫度下連續工作兩三個小時,作為人體“空調”的汗腺就會開始啟動,並透過微微涔汗散發所蓄積的體溫.到了35℃時,淺靜脈就會出現擴張現象,面板微微出汗,心跳加快,血液迴圈加速.這時對於個別年老體弱散熱不良者來說,需要進行區域性降溫,以免出現不良症狀.

    36℃時是身體開始報警的溫度,這個時候,人體會透過蒸發汗水,散發熱量進行“自我冷卻”,此時身體已拉響警報.一般情況下,人體每天排出的汗液,可帶走15克鈉、50毫克維生素C及其他礦物質,血容量也隨之減少.因此人體需要及時補充含鹽、維生素及礦物質的飲料,以防電解質出現紊亂現象.

    38℃時人體的多個臟器將參與降溫活動.當氣溫升至這個溫度時,人體透過汗腺排汗已難以保持正常體溫,肺部會急促“喘氣”撥出熱量,心跳速度隨之加快,輸出比平時多60%的血液至體表,參與散熱.此時,各種降溫措施及保健治療等措施務必要到位.

    39℃是個危險的數字.這時人體的汗腺瀕臨衰竭.儘管汗腺疲於奔命地工作,但可能會無能為力,很容易出現心臟病猝發的危險.

    40℃氣溫時,此時人的大腦將會顧此失彼.這樣的高溫已經直逼生命中樞,以致出現頭暈眼花、站立不穩等現象.這時,必須要立即轉至陰涼地方或藉助較好的降溫措施降溫.

    41℃已經到了嚴重危及人生命的高溫.此時,排汗、呼吸、血液迴圈等一切能參與降溫的器官,在開足馬力後已經處於強弩之末的狀態.特別是對於體弱多病的老年人來說,更要高度注意.

    人體對熱感的反應不但與溫度有關,還與溼度有關.人對高溫的耐力,在相當乾燥的空氣中,健康人能在50℃的高溫中呆上兩個小時,在70℃的高溫中能呆上15分鐘,在100℃的高溫中呆上1分鐘,而不受任何損害.但如果人在氣溫45℃的高溼環境中呆上1小時,就會發生中暑性昏迷.由此可見,溼度是影響人體舒適度的重要因素.所謂“溼度”,指的是空氣的潮溼程度,它表示空氣中的水汽含量距離飽和的程度,用相對溼度百分比來表示.潮溼的空氣對人體都是不利的,尤其在夏季炎熱的環境中,相對溼度越大人體越感到不舒服.當氣溫高於28℃,相對溼度大於80%時,因體內的汗液不能迅速蒸發散熱,使人體感到不舒服.若出現連續幾天的悶熱天氣,就會出現憋悶煩躁、頭暈乏力等症狀.

    現代醫療氣象研究表明,對人比較適宜的相對溼度和溫度,夏季室溫為25℃,相對溼度在40%~50%比較舒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懷孕初期有什麼症狀。初期會不會有腰痛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