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141197769170

    中醫所指的陰陽,是綜合了自然科學和哲學中的陰陽觀念,以此論述人體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以及防治疾病的經驗。中醫學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是以陰陽說明醫學原理的。以水和火的特性作為陰陽的代表,因為火的炎熱、升騰、活躍最具備陽的特徵;水的寒冷、沉靜、潤下最具備陰的特徵。陰陽並沒有固定的物質,只代表兩類事物的屬性和動靜趨勢。陰陽的這一觀念對中醫學的影響很大,使中醫學成為偏重研究人體功能狀態,忽略器質變化的學科。

      陰陽學說解釋各種事物的規律時,認為對立面的一方必須具有陽性特徵,另一方具有陰性特徵。此外,陰陽學說把對立雙方的相互轉化看成是一種迴圈,即陰的轉化方向是陽,陽的轉化方向是陰,因此陰陽學說能精確地說明事物的發展及新舊事物之間的辯證關係。

    陰和陽之間,並不是孤立和靜止不變的,而是存在著相對,依存、消長、轉化的關係中而調和。

    1,陰陽的相對性:陰陽是說明事物的兩種屬性,是代表矛盾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是自然界相互聯絡的事物和現象對立雙方的概括。就人體而言體表為陽,內臟為陰;就內臟而言,六腑屬陽,五臟為陰;就五臟而言,心肺在上屬陽、肝腎在下屬陰;就腎而言,腎所藏之“精”為陰,腎的“命門之火”屬陽。由此可見,事物的陰陽屬性是相對的。 2,陰陽的互根:中醫學有“陽根於陰,陰根於陽,”,“孤陰不生,獨陽不長”和“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等論點。人體生理來說,機能活動屬陽,營養物質(津液、精血等)屬陰。各種營養物質是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有了足夠的營養物質,機能活動就表現得旺盛。從另一方面來說,營養物質的來源,又是依靠內臟的功能活動而吸取的。

    由此說明二者是相互依傍、存亡與共的,如果沒有陰,也就談不上有陽。如果單獨的有陰無陽,或者有陽無陰,則勢必如《內經》所說:“孤陽不生,獨陰不長”,則一切都歸於靜止寂滅了

    3,陰陽的消長:指陰陽雙方在對立互根的基礎上是在永恆地運動變化著,不斷出現“陰消陽長”與“陽消陰長”的現象,這是一切事物運動發展和變化的過程。  在正常情況下,陰陽常處於相對平衡的,如果“消長”關係超出一定的限制,不能保持相對的平衡時,便將出現陰陽某一方面的偏盛偏衰,導致疾病的發生。

    4,陰陽的轉化:指同一體的陰陽,在一定的條件下,當其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其雙方可以各自向其相反方面轉化,陰可以轉為陽,陽可以轉為陰,稱之為“陰陽轉化”。臨床上常見的各種由實轉虛,由虛轉實、由表入裡、由裡出表等病證變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可以一邊餵母乳一邊給孩子餵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