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溼科專家王凱
-
2 # 科冠志願研習社
食療:清熱祛溼粥
【原料】赤小豆30克,白扁豆、薏苡仁、木棉花、芡實各20克,燈芯花、川萆薢各10克,赤茯苓15克。
【製作】將川萆薢、赤茯苓、木棉花、燈芯花洗淨水煎至2碗,去渣取汁,加入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芡實同煮成粥。
【用法】溫熱服食。
【療效】清熱祛溼。適用於因暑熱而引起的小便不利,胃滯不適,腹脹脘悶等症。
【注意事項】大便乾結者不宜用。
-
3 # 夜介鷹
—————怎麼判斷是否體內有溼
1,常感到睏倦,頭髮昏,身體發沉。
2,大便溏稀,馬桶不容易衝淨,排便有不盡感。
3,舌邊有齒印,舌苔厚。
4,毛髮和麵部易出油。
5,眼皮、四肢容易腫。
6,面板容易起溼疹。
7,食慾差,吃東西容易胃脹。
8,身材偏胖,肚子突出。
有2項以上符合,就表明體內有溼氣。
—————我的調理經驗
祛溼效果想要更好,要做到以下幾點:
利水滲溼+健脾+補腎+理氣+溫性食材
溼氣重的人,首先要利水滲溼,將多餘的溼氣排出體外。
但是,溼氣重的人普遍脾臟功能不好,很多食療比如紅豆薏米,偏於寒涼,會傷脾胃。而脾是運化水溼的,所以想要調理好痰溼,要健脾。脾臟好了,自身運化水溼的能力強了,溼氣就可以依靠自身能力排出了。
只是補脾還不夠,因為腎為“先天之本”,脾胃為“後天之本”,腎與脾胃是相互資助、相互依存的,腎好了,脾才會更好,所以健脾的同時要補腎。
還有一點就是,溼氣重的人,由於痰溼阻滯,氣血會受阻。中醫有個理論,叫“治溼不理氣,非其治也”要是想化溼,必須加理氣的,不然的話這個溼不好祛。所以調理溼氣,要理氣活血,才更有利於祛溼。
另外,在食療中配以溫性的食材,是尤為關鍵的。張仲景有句名言,“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就是說,溼氣重的人,在調理溼氣時,要加些溫性的,才更有助於溼氣的升騰,加快溼氣發散。溼氣,猶如一鍋水,如果不點火,水很難蒸發乾淨。這個溫性的食材,就是點火的。而且這樣配起來,食療總體性質的平性,溫和的,可以長期食用作為預防和保健。
按照以上思路,我給自己配了一款食療。自己用了兩週,感覺精神頭比之前好很多,大便也成型了,消化快了,頭髮和面板也沒那麼油了。給身邊溼氣重的同學也用了,他們普遍反映改善得很明顯,有個同學痘痘幾乎都平了,脖子上的溼疹也好了。
這個食療是,茯苓,黑豆,薏苡仁,紅豆,桂圓,綠豆,紅棗。
回覆列表
有很多人身上的溼氣是很重的,而溼氣重對於健康的危害的非常大,那麼溼氣重應該怎麼辦呢?如何去溼氣好呢?體內溼氣重的表現都有哪些呢?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關於去溼氣的方法,下面一起來跟我看一看吧。
體內溼氣重的表現
1、溼性重濁:頭重身困,四肢酸楚;或者關節痠痛、沉重、活動不利,痛處不移;小便混濁、不利、大便溏洩,或下利膿血,甚至女性白帶粘稠腥穢等。
2、溼性粘滯: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小便不暢,大便粘滯不爽等;二反映在病程上,纏綿難愈,如風溼病等。
3、溼為陰邪,阻遏氣機,損傷陽氣:出現胸脘痞悶,小便短澀,大便溏而不爽等症狀。
人體應該怎麼祛溼?
1、有溼氣的人可以多吃喝薏米紅豆湯,薏米紅豆湯去溼氣的效果特別好,而且薏米紅豆湯也特別好喝,最重要的是薏米紅豆湯不僅能夠去溼還能夠去熱,建議多喝薏米紅豆湯,還可以減肥,因為有很多的虛胖,都是由溼氣引起的。
2、有溼氣的人最好是可以多吃一點大蒜,大蔥,或者是其他辛辣一點的食物,這樣的話有利於體內的溼氣排出。
3、想要去溼氣最好是可以保持室內的通風換氣,儘量不要住在溼氣重的地方,體內的溼氣和環境也有很大的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