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生活微記
-
2 # 清小安的美好生活
首先我不建議在網上找心理諮詢,因為心理諮詢不是簡單的對話就可以完成的,聯絡去線下找專業的心理醫生。
如果真的要在網上找,一定要他出示心理諮詢師證件,差不多這種。
最後建議:去找專業的心理醫生。
-
3 # 唐麒
關於說網上的心理醫生是不是真的有效?我個人認為,網路上的心理醫生魚龍混雜,不能一棒子絕對說品質很垃圾啊,但是大部分質量還是不專業,不行的。作為一名心理醫生的德行的要求也很高的。
在這裡我說三點建議吧:
第一,當你意識到自己心理狀態有問題的時候,如果情節比較嚴重的,建議去正規的醫療機構,找正規資深的心理醫生去看,如果需要是適當的吃藥,藥物也一定要是正規的。
第二,有心理疾病的話,大部分跟身體方面也有牽扯,所以建議去體檢,從身體到心理上,都要好好的調理一下。
第三,自己拯救自己,一切向內看,跟自己和解。很多心理疾病往往都是很多事情心裡有疙瘩,不能原諒自己想不開造成的,所以天大的事情都要跟自己和解。不要完全指望心理醫生開導自己來得到改善,也不要指望親朋好友,除了自己的親爹親媽,別人搞不好都幸災樂禍也不一定,所以一定要自己拯救自己。多看看心理學方面的書啊,或者出去旅遊散散心啊,宗教的文化也能讓人安靜,不用說成什麼佛教徒基督徒等,可以學習下宗教文化。去寺廟教堂轉轉,看看心經啊,金剛經啊。也可以學習一下易經哲學的知識,開始結合自身情況瞭解事情都是陰陽兩面的,然後可能豁然開朗。我們為人處世各方面都是分兩面的,這樣對心理疏導也有作用。
第四,鍛鍊身體,去唱歌跳舞。
心理治療是個複雜的過程,治療的方式現在國際上就有200多種,我們每個人的內心世界都不一樣,所以治療的方式也會不同,舉例說,如果情緒問題或者行為問題比較嚴重的,已經影響到正常的生活與工作,那麼就需要藥物配合心理治療;另外一些治療是因為個體自我在人際關係和社會適應等問題上的糾結而產生的情緒煩惱與痛苦,就不需要吃藥只是做些心理輔導,治療方式從人的認知行為等角度進行引導,讓個體清楚自己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特徵是怎樣影響到我們的情緒和行為,調整我們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提高我們的行動力和創造力,來減輕痛苦和煩惱症狀。經典的心理的治療是透過與治療師的互動再現成長過程形成的“內在父母”和“內在小孩”之間的衝突(即社會論理規則評判和自我內在需要滿足的衝突),讓個體理解自己和他人行為背後的原因,重新整合人格層面達到治療目的,而後一種方式的治療需要用時比較長,適應喜歡探索的個體。不論是任何一種治療方式都會在治療過程中或者治療結束後有反覆,這在心理學上叫強迫性重複,也是人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