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棗引”者,顧其名思其義,屬於中醫方劑中的引經藥或佐使藥,俗稱“藥引子”。作為引經藥或佐使藥,它在方劑中具有幾個方面的作用:(1)配合方劑中的君、臣藥加強治療作用,或直接治療次要症狀;(2)用以消除或減弱君、臣藥的毒性或制約君、臣藥的峻烈之性;(3)在病重邪甚,可能拒藥時,又能在方劑中起相成作用;(4)能引方劑中諸藥至病所;(5)具有調和方劑中諸藥的作用。常規調配法是鮮生薑二三片,大棗二三枚;或鮮姜5~6g,大棗三五枚。中醫在書寫處方時,常於處方末尾處書寫“姜棗引”。
中醫處方往往遺漏了“姜棗引” 具有“姜棗引”的方劑很多,如常見的異功散、八珍湯、十全大補丸、人參養榮湯、蘇子降氣湯、歸脾湯、實脾散、九仙散等等,這些方劑中的“姜棗引”都具有相應的治療目的,如出自《正體類要》的八珍湯具有補益氣血之功,方劑中的“姜棗引”是為了幫助人參、白朮入氣分而調和脾胃,從而發揮八珍湯治療氣血兩虛的功效。但是,筆者對藥店、醫院藥房的大量的處方查閱發現,“姜棗引”的確被部分中醫給遺棄了,具有“姜棗引”的方劑如三拗湯、歸脾湯等都沒寫,造成遺漏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中醫師對所處方劑未領會要旨,沒有吃透原方本義,不能理解“姜棗引”的作用,自然而然地遺漏了它。或者有的中醫師半路出家,中醫方劑背誦功夫不到家而為。
調劑過程中存在漏配與錯配問題 “姜棗引”在處方書寫時,一般位於處方的左、右下角,與煎服法的書寫位置毗鄰,易造成調劑人員在調劑過程中習慣性遺漏。據調查,“姜棗引”在方劑中漏配的現象時有發生。在基層藥房、藥店,“姜棗引”中的習慣用量是鮮姜或姜皮一小片、大棗一枚,這個習慣用量顯然是不足的,難以發揮引經或佐使的作用。
“姜棗引”中的姜當配鮮姜為宜,鮮生薑性味辛、微溫,歸肺、脾經,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之功;生薑皮性味辛、涼,具有和脾行水之功;乾薑性味辛、熱,歸脾、胃、心、肺經,具有溫中、回陽、溫肺化飲之功;炮姜性味苦、澀、溫,歸脾、肝經,功效與乾薑相似,但溫裡作用弱於乾薑,而長於溫經止血,適於虛寒性出血。由此可見,“姜棗引”中的生薑一般情況下當指鮮生薑而言,配方過程中出現的生薑皮,甚至乾薑、炮姜充當姜引的角色,均應摒棄。在基層藥房、藥店,“姜棗引”的配方無章可循,鮮生薑的配方經常出現斷檔,就連吳茱萸湯中的生薑也調劑為姜皮、乾薑,對“姜棗引”中的生薑調劑自然顯得馬馬虎虎,不夠重視。
透過“姜棗引”處方漏寫、調劑漏配的事例,可以看出基層中醫藥應用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與缺陷,希望有關部門對基層中醫藥使用單位給予有效的“監、幫、促”。 楊大夫
“姜棗引”者,顧其名思其義,屬於中醫方劑中的引經藥或佐使藥,俗稱“藥引子”。作為引經藥或佐使藥,它在方劑中具有幾個方面的作用:(1)配合方劑中的君、臣藥加強治療作用,或直接治療次要症狀;(2)用以消除或減弱君、臣藥的毒性或制約君、臣藥的峻烈之性;(3)在病重邪甚,可能拒藥時,又能在方劑中起相成作用;(4)能引方劑中諸藥至病所;(5)具有調和方劑中諸藥的作用。常規調配法是鮮生薑二三片,大棗二三枚;或鮮姜5~6g,大棗三五枚。中醫在書寫處方時,常於處方末尾處書寫“姜棗引”。
中醫處方往往遺漏了“姜棗引” 具有“姜棗引”的方劑很多,如常見的異功散、八珍湯、十全大補丸、人參養榮湯、蘇子降氣湯、歸脾湯、實脾散、九仙散等等,這些方劑中的“姜棗引”都具有相應的治療目的,如出自《正體類要》的八珍湯具有補益氣血之功,方劑中的“姜棗引”是為了幫助人參、白朮入氣分而調和脾胃,從而發揮八珍湯治療氣血兩虛的功效。但是,筆者對藥店、醫院藥房的大量的處方查閱發現,“姜棗引”的確被部分中醫給遺棄了,具有“姜棗引”的方劑如三拗湯、歸脾湯等都沒寫,造成遺漏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中醫師對所處方劑未領會要旨,沒有吃透原方本義,不能理解“姜棗引”的作用,自然而然地遺漏了它。或者有的中醫師半路出家,中醫方劑背誦功夫不到家而為。
調劑過程中存在漏配與錯配問題 “姜棗引”在處方書寫時,一般位於處方的左、右下角,與煎服法的書寫位置毗鄰,易造成調劑人員在調劑過程中習慣性遺漏。據調查,“姜棗引”在方劑中漏配的現象時有發生。在基層藥房、藥店,“姜棗引”中的習慣用量是鮮姜或姜皮一小片、大棗一枚,這個習慣用量顯然是不足的,難以發揮引經或佐使的作用。
“姜棗引”中的姜當配鮮姜為宜,鮮生薑性味辛、微溫,歸肺、脾經,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之功;生薑皮性味辛、涼,具有和脾行水之功;乾薑性味辛、熱,歸脾、胃、心、肺經,具有溫中、回陽、溫肺化飲之功;炮姜性味苦、澀、溫,歸脾、肝經,功效與乾薑相似,但溫裡作用弱於乾薑,而長於溫經止血,適於虛寒性出血。由此可見,“姜棗引”中的生薑一般情況下當指鮮生薑而言,配方過程中出現的生薑皮,甚至乾薑、炮姜充當姜引的角色,均應摒棄。在基層藥房、藥店,“姜棗引”的配方無章可循,鮮生薑的配方經常出現斷檔,就連吳茱萸湯中的生薑也調劑為姜皮、乾薑,對“姜棗引”中的生薑調劑自然顯得馬馬虎虎,不夠重視。
透過“姜棗引”處方漏寫、調劑漏配的事例,可以看出基層中醫藥應用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與缺陷,希望有關部門對基層中醫藥使用單位給予有效的“監、幫、促”。 楊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