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太常吸貓

    古人出行不僅速度不快,而且對於交通工具還有種種限制。比較常見的出行方式有步行、騎馬、坐轎和乘坐馬車,其規定在明清時期尤其嚴格。普通百姓主要是靠兩條腿走路,有官職在身的則按其官職高低可以乘坐轎子、馬車,商賈富戶則未必能有這樣的待遇。

    車輿一類的交通工具在明代的規定十分嚴格。《大明會典》中提到的洪武元年的規定是:一品到三品的官員其馬車允許“間金妝飾,銀螭,繡帶青幔”,庶民百姓的車則只能用黑油、皂幔、齊頭平頂的車。轎子的規格也比照馬車來。這樣的規定到了後來則又有變化。洪武六年,則規定:凡舟車坐轎除了紅漆以外,也可以用雜色漆裝飾。五品以上的車才能夠用青幔。轎子則只允許婦人和官民老疾者乘坐。在之後,抬轎子的人數也做了嚴格規定,只能允許四人抬轎,八抬大轎則是違例。《四友齋叢說》中的記載則顯示出在明代後期,對交通工具的規定有所放鬆:明朝洪武時期,鄉官回家也只是步行。明憲宗時士大夫開始騎馬。到了弘治正德年間,則都乘坐轎子了。當時有些人認為,這些人已經入仕,有了官服,和市井商賈挨雜有不雅之處。所以到了後來,舉人也能夠乘坐轎子。

    不過,即使是職位較高的官員,在過去也有不能坐轎子的時候。《清實錄》中就有這種交通方式進行限制的記載。乾隆朝文武百官多乘轎子上朝,乾隆曾經降旨申斥滿洲大臣中乘轎的過多,下令禁止。但是仍有大臣乘轎上班。於是乾隆特地重申:清代舊制應該是文武大臣都要騎馬上朝。此前的旨意只針對滿洲大臣,對於漢臣,尤其是文官管的不多。而且其中有些人即使在京城中出趟門,也要乘轎出行。當然,對於王公大臣中的一些人,乾隆也做出了妥協。年老的文官,尤其是滿洲的文官,年過六旬,身體不便再騎馬的也可以乘轎。王公中只有年老者可以乘坐轎子,年輕一輩除了年節之際能有儀仗乘轎上朝,其餘時候也要騎馬。還令察旗御史監督參奏,如有瞞報,一併受罰。這道旨意主要是為了不忘滿洲勇武之風,關鍵時刻上得了馬。

  • 2 # 乾陵月

    古人出行的交通工具也是不斷髮展的。人力的有滑竿、轎子;水上的有筏子、扁舟、獨木舟,船、船舶;畜力的有馬、牛、驢、駱駝;雪裡的滑板、狗撬、羊撬;車出現後牛車、馬車、驢車、架子車……

  • 3 # 君子志道

    步行:俗稱11路車;

    騎馬坐轎:一般文官坐轎,武官騎馬;

    乘船:李白乘舟將欲行……

    騎驢:張果老倒騎驢;

    騎牛:牧童遙指杏花村;

    據不完全統計,神仙的坐騎:

    太乙救苦天尊-九頭獅子;

    文殊菩薩-青獅;

    牛魔王-避水金睛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形容“村莊”的句子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