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990494212758
-
2 # 使用者1415180428147
蜂窩防治的措施
認真設計、嚴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經常檢查,做到計量準確,混凝土拌合均勻,坍落度適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過2m應設串筒或溜槽:澆灌應分層下料,分層振搗,防止漏振:模板縫應堵塞嚴密,澆灌中,應隨時檢查模板支撐情況防止漏漿;
基礎、柱、牆根部應在下部澆築10~20mm厚與柱材料相同的水泥砂漿,之後再澆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現“爛脖子”。
小蜂窩:洗刷乾淨後,用1:2或1:2.5水泥砂漿抹平壓實;較大蜂窩,鑿去蜂窩處薄弱鬆散顆粒,刷洗淨後,採用A3級耐久性高強修補料進行仔細填塞搗實,較深蜂窩,如清除困難,可埋壓漿管、排氣管,表面抹砂漿或灌築混凝土封閉後,進行水泥壓漿處理。
麻面防治的措施
模板去面清理乾淨,不得粘有乾硬水泥砂漿等雜物,澆灌混凝土前,模板應澆水充分溼潤,模板縫隙,應用油氈紙、膩子等堵嚴,模板隔離劑應選用長效的,塗刷均勻,不得漏刷;混凝土應分層均勻振搗密實,至排除氣泡為止;
表面作粉刷的,可不處理,表面無粉刷的,應在麻面部位澆水充分溼潤後,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漿,將麻面抹平壓光。
處理缺損厚度在5mm以下的情況可以使用工程耐久性薄層修補料進行面層修復,5mm以上的情況需要使用工程耐久性高強修補料進行修補。其中新老混凝土交接處,還需要進行介面處理,預防後期空鼓以及表面脫落等危害發生。
擴充套件資料
混凝土麻面指混凝土澆築後,由於空氣排除不乾淨,或是由於混凝土漿液滲漏造成的混凝土表面有凹陷的小坑和表面不光滑,不平整的現象。
結構構件表面上呈現無數的小凹點,而無鋼筋暴露的現象。它是由於模板表面粗糙、未清理乾淨、溼潤不足、漏漿、振搗不實、氣泡未排出以及養護不好所致。
混凝土構件表面上出現麻面現象,往往伴隨著蜂窩現象。
我來講講我服役時候的處置方式吧。1,穿上防化服。全橡膠製品,連體連手連鞋,桔紅色。2,戴上防蜂帽,跟養蜂人用的那種一樣。戰友用膠帶把所有可能鑽進蜂的地方都密封起來。(夏天干這活兒那個酸爽阿)3,拿上消防腰斧、編織袋、雷達殺蟲劑,拉梯4,先開啟編織袋,小心的套上馬蜂窩,並儘量把口子攥起來,之後拿腰斧對準馬蜂窩與建築的結合部,砍砍砍…馬蜂窩與建築脫離後,掉進編織袋,馬上把袋口子紮緊。拿雷達殺蟲劑開始在蜂窩遺址上噴灑。干擾蜂的二次築基。5,撤離。回中隊用水泡軟蜂窩,取蜂蛹油炸之,哎呀,美滴很。個人建議,還是打119來處理蜂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