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819701604854

    以前有人懷疑十二生肖的用法是唐代從西方經由西域傳來的,但1975年睡虎地秦簡的出土證明十二生肖在中國誕生很早,且文獻也證明至少在西周時期,中國就已經有十二生肖的說法了,且生肖與今日大略相同。

    十二生肖與十二地支的對應關係究竟為何如此呢?

    是十二生肖先出現,還是十二地支先出現呢?

    我們不妨仔細觀察一下以上十二種對應關係,如果你瞭解過文字與動物意向,或者學過一點點陰陽術數,應該可以覺察出其中最明顯的對應關係。

    即:龍——辰,蛇——巳,豬——亥。

    為什麼說它們最明顯呢?

    我們先看“亥”,“亥”與“豕”寫法類似,意義也類似,是象豬形。

    而“巳”即為“己”(《說文》《辭海》),我們說“杞”,是一種彎曲的樹木,漢字加上其代表五行性質的偏旁,就是這種東西形象的高度概括。“蛇”的形象,與“巳(己)”是一致的:

    而“辰”,本身是海邊之“蜃”的意象,起初是不照應“龍”的。但龍為水內大蟲,又為騰空青木之獸(晨起龍興),後來便代言了“蜃”。有人講“蜃”是大牡蠣,這不假,又另一說是“水龍”,這就是搞混淆了。

    我們應該從中得知,古人在用熟知動物對應地支的時候,採取的是意象相近或完全符合的模式。那麼,地支中初始、混元的“子”,又如何照應“鼠”的呢?

    “子”是第一個不難理解。

    古人類崇拜葫蘆、瓜、多卵,它們是“多子”的。

    萬事萬物都有一個萌發、構建的過程。

    “子”的意象有三,小、多、混沌(昏暗藏匿)。

    “鼠”剛好符合這些意象。

    至於民間傳說老鼠沾了牛的便宜,那都是後來的附會了。

    一個有害的東西,為何能成為一個屬相呢?

    我們細數中國古代常見的六畜(益)和六獸(害),針對莊稼和人。

    分別是:

    益:牛馬羊雞狗豬

    害:鼠虎兔龍蛇猴

    已知十二地支,其中有嚴格對應地支者,已經敲定,剩餘的,依然是根據其五行屬性和性格分配。“子”是“初始之態”,排第一個,那麼,“鼠”也就分到了第一里,時辰相應為子夜。

    其餘的,我們打個比方,說“戌狗”。“戌”從的是“戊”,就是“鉞”的意思,是兵器。動詞裡照應的是“戍”,是“戍守”的意思。狗的特性與之高度重合,因此得以分配為“戌”。其他動物,以此類推。

    關於十二地支(十二生肖)的順序形成,可以另開一個話題了,這裡就不多說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根麥當勞傳統的塑膠吸管被炒到了5000英鎊,約合4.3萬元,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