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於《孟子·盡心上》。意思為:孟子說:“楊子奉行‘為我’,拔根汗毛就對天下有利,他也不幹。墨子提倡‘兼愛’,(哪怕)從頭到腳都受傷,只要對天下有利,也願幹。子莫持中間態度,持中間態度就接近正確了。(但是,)持中間態度而沒有變通,也還是執著在一點上。執著於一點之所以不好,是因為它損害了道,抓住了一點而丟棄了其他一切的緣故。”戰國時期的墨子,是墨家的代表人物。他反對殘酷的戰爭,主張“兼愛”和“非攻”。當時的楊朱卻與墨子作對,竭力反對“兼愛”,主張“為我”。有一天,墨子的學生禽滑釐遇到楊朱,毫不客氣地問道:“拔你身上的一根汗毛而能使天下的人都得到好處,你願意不願意?”楊朱聽後搖搖頭說:“天下的問題,決不是一根汗毛可以救濟得了的。”禽滑釐反駁道:“這只是一種假設,如果拔你一根汗毛而能安定天下,你肯不肯?”楊朱聽後默然不語。孟子針對此事抨擊楊朱道:“楊朱主張"為我",假如拔他身上一汗毛而對天下有利,他是決不會幹的;墨子主張"兼愛",如果對天下有利,即使磨禿了頭頂,磨破了腳板,他也是願意幹的。”原文是:孟子曰:「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子莫執中。執中為近之。執中無權,猶執一也。所惡執一者,為其賊道也,舉一而廢百也。」這句話是孟子對楊朱的評價,不是楊朱自己說的。
源於《孟子·盡心上》。意思為:孟子說:“楊子奉行‘為我’,拔根汗毛就對天下有利,他也不幹。墨子提倡‘兼愛’,(哪怕)從頭到腳都受傷,只要對天下有利,也願幹。子莫持中間態度,持中間態度就接近正確了。(但是,)持中間態度而沒有變通,也還是執著在一點上。執著於一點之所以不好,是因為它損害了道,抓住了一點而丟棄了其他一切的緣故。”戰國時期的墨子,是墨家的代表人物。他反對殘酷的戰爭,主張“兼愛”和“非攻”。當時的楊朱卻與墨子作對,竭力反對“兼愛”,主張“為我”。有一天,墨子的學生禽滑釐遇到楊朱,毫不客氣地問道:“拔你身上的一根汗毛而能使天下的人都得到好處,你願意不願意?”楊朱聽後搖搖頭說:“天下的問題,決不是一根汗毛可以救濟得了的。”禽滑釐反駁道:“這只是一種假設,如果拔你一根汗毛而能安定天下,你肯不肯?”楊朱聽後默然不語。孟子針對此事抨擊楊朱道:“楊朱主張"為我",假如拔他身上一汗毛而對天下有利,他是決不會幹的;墨子主張"兼愛",如果對天下有利,即使磨禿了頭頂,磨破了腳板,他也是願意幹的。”原文是:孟子曰:「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子莫執中。執中為近之。執中無權,猶執一也。所惡執一者,為其賊道也,舉一而廢百也。」這句話是孟子對楊朱的評價,不是楊朱自己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