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好嘛妹妹123
-
2 # 使用者5635123734932
脂肪類食物在體內的消化與吸收過程是如何進行的? 食人體內的脂肪類食物,必須先經過乳化劑將其乳化,再由脂肪酶把已乳化的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這樣兩個過程後,才能被機體吸收利用。
成年人胃液中雖然含有少量的脂肪酶,但由於沒有脂肪乳化劑,再加上成人胃液呈酸性,不利於脂肪酶活性的發揮,因此脂肪在胃內基本上不能消化。嬰幼兒由於進食的乳汁是已經乳化的,再加上嬰幼兒胃液呈弱酸性,所以脂肪在嬰幼兒的胃裡就已經開始消化。
脂類食物在體內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小腸,這歸功於小腸為脂類食物的消化、吸收提供了適宜的環境。
1、由肝臟分泌,經由膽管流入小腸的膽汁酸鹽是一種良好的乳化劑,它可以將食物中大分子的脂質乳化分散成細小的微粒,這樣既增加了脂肪酶與脂肪的接觸面積,又促進機體消化功能的進一步發揮。膽汁酸鹽同時也是脂肪酶的啟用劑,可以提高脂肪酶的活性。
2、胰腺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大量胰脂肪酶,是促進脂肪水解的催化劑。
3、小腸腸腔內pH值呈弱鹼性,系脂肪酶發揮活性的最佳場所。
脂質食物攝入體內後,在腸道經膽汁酸乳化成脂肪微粒,在腸胰脂酶的作用下,每個脂質分子分解成一個甘油分子和三個脂肪酸分子後被人體吸收利用。被脂肪酶水解(消化)後的產物是甘油和脂肪酸。甘油可以直接進入腸粘膜細胞內而被機體吸收。脂肪酸不溶於水,只有和膽汁酸鹽結合形成水溶性的複合物後才能被機體吸收。剛吸收入血的脂質以顆粒狀態在體內迴圈,人們把血液中的這種脂肪顆粒稱為乳糜微粒。吸收後的甘油和脂肪酸可以重新在肝臟被合成新的脂肪,並與蛋白質(載脂蛋白)結合形成複合物經血液和淋巴兩條途徑進入血液迴圈,運輸到機體各個部位供利用。
脂類分為脂肪和類脂,分別從這兩個方面看:脂肪的消化吸收脂肪的消化從口腔開始,唾液腺分泌的脂肪酶可水解部分食物脂肪,但這種消化能力很弱;脂肪的消化在胃內也有限,主要消化場所是小腸。消化過程為:來自膽囊中的膽汁首先將脂防乳化,胰腺和小腸分泌的脂肪酶將甘油三脂水解生成遊離脂防酸和甘油單酯。吸收過程為:脂防水解後的小分子,如甘油、短鏈和中鏈脂防酸被小腸細胞吸收直接進人血液;甘油單脂和長鏈脂肪酸被吸收後,先在小腸細胞中重新合成甘油三脂,並和磷脂、膽固醇以及蛋白質形成乳糜微粒,透過淋巴系統進入血液迴圈,隨血液流遍全身以滿足機體對脂肪和能量的需要,最終被肝臟吸收。食物脂肪的吸收率一般在80%以上,最高的如菜子油可達99%。類脂的消化吸收磷脂的消化吸收與甘油三酯相似;膽固醇則可直接被吸收,如果食物中的膽固醇和其他脂類呈結合狀態,則先被水解成遊離的膽固醇再被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