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藍風24

    一、黃芪的中藥功效:

    1、表虛自汗:多用於體虛表弱所致的自汗。如表氣不固,而汗出,用黃芪配白朮、防風治之,久服必效。方如玉屏風散;也可配浮小麥、麻黃根等。

    2、陰虛盜汗:可與生地、麥冬等滋陰藥同用。

    3、急性腎炎水腫:用於陽氣不足所致的虛性水腫,並常與防已、茯苓、白朮等合而用,方如防己黃芪湯。

    4、慢性腎炎水腫、脾腎虛:常與黨參、白朮、茯苓同用。

    5、陽氣虛弱:用於瘡瘍久不潰破而內陷,有促進潰破及侷限作用。癰疽久不穿頭,常與穿山甲、皂角刺、當歸、川芎同用。

    6、瘡瘍潰破: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常配銀花、皂刺、地丁等。膿液清洗,與黨參、肉桂等同用。

    7、肺氣虛證:咳喘日久,氣短神疲,痰雍於肺無力咯出。常配伍紫菀、款冬等,溫肺定喘,健肺氣之品。脾生痰,肺儲痰,所以健太陰以祛痰,黃芪補氣所以尤善治氣虛。

    8、氣虛衰弱:倦怠乏力,或中氣下陷、脫肛、子宮脫垂。補氣健脾,常與黨參、白朮等配伍;用於益氣昇陽而舉陷,常與黨參、升麻、柴胡、炙甘草等合用。

    二、黃芪的食療功效

    1、黃芪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

    2、能消除實驗性腎炎蛋白尿,增強心肌收縮力,調節血糖含量。

    3、能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延緩細胞衰老的程序。

    擴充套件資料:

    不適合黃芪泡水的人群

    1、陰虛的人。陰虛的表現包括手腳熱、口乾、腰痛、熱潮盜汗、失眠夢幻、舌質不苔、脈細數等。因為黃芪甘的味道溫和,陰虛患者服用會助熱,容易傷及陰血。陰虛患者如果要食用黃芪的話,必須搭配滋陰補腎藥,如玄參、麥冬、蘆筍、玉竹等。

    2、溼熱的人。溼熱表現:口苦,口乾,皮毛黃膩。溼熱患者服用黃芪容易停滯並加重疾病。溼熱患者如果想要食用黃芪,必須搭配清利溼熱藥,如黃連、茵陳、黃芩等。

    3、熱毒熾盛的人。熱毒熾盛的表現:有膿毒感染,咽部感染和腹膜炎等多種化膿性感染,出現潮紅、咽喉乾燥、喉嚨痛、口腔疼痛、口乾舌燥、舌苔黃、脈滑數目多等等。如果一定要服用黃芪的話,要跟清熱解毒的藥搭配服用,如黃連、梔子、大黃、敗醬草等。

    4、紅舌少唾液的人。如果舌頭出現舌紅,口腔變得非常乾燥並且唾液不足,舌苔有黃苔等症狀,一定不要吃黃芪。

    5、懷孕晚期。孕婦在懷孕後期不能吃黃芪,因為它屬於補氣之物,如果後期還吃黃芪會造成胎兒過大,不利於生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電視劇版《微微一笑很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