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壹五九七

    “鬱郁黃花,無非般若;青青翠竹,盡是法身。”意思是所有的有相的東西,都是自性中的妄念所變現出來的,本質還是自性。虛妄和真實都是“心”的一部分,只不過表現方式不同而已。

    “鬱郁黃花”泛指世界上的所有的事物,它生命是有長有短,但是這個長短都是在一定的時間角度上來講。那麼當你把這個時間角度放大的時候,看似長的都會變短;當你把這個時間角度縮小的時候,那看似短的也可以變長。

    “般若”是指智慧,真正的智慧。那麼當你明白了事物的轉瞬即逝,它的瞬間出現與瞬間的消失,參透了生滅這一個環節的時候,也就會出現般若智慧。

    “青青翠竹”講的是竹子最基本的一個特性,就是青青.它想說的就是“法身”這個東西本就不是特別的,就是每個人身上最平凡的那個特質,也就是青青這個特質。

    “盡是法身”是說我們每一個人除去自己跟別人不同的地方之外,那一份最平凡的東西就是“法身”。

    這句話本身出自禪宗修行《金剛經》後的感悟,又被唐代高僧大珠慧海禪師的《頓悟入道要門論》引用,他們認為世界的一切都有體現著佛性。

    禪宗“一葉五花”,五花之一的“溈仰宗”,就是溈山靈佑和弟子仰山慧寂共同創立。禪僧開山歷程,大都如此。可以想象,禪僧對山水鳥獸花草林木,自有獨特的感情。以至有“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郁黃花,無非般若”的禪理。

    若不是浸潤在大自然中,日日與蒼松翠柏、修竹山花相伴,是不可能以翠竹黃花比喻禪理的。無論是所謂的長也好,所謂的短也好,它都盡在生滅當中,就猶如花開花謝一樣。所以說“鬱郁黃花無非般若”皆是智慧的法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只有名人才值得做口述歷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