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蹲在草地裡的叔叔盼著她長大,蘭姨娘盼著她長大,宋媽也盼著她長大,但他們每個人的成長,卻也無一不是飽經了現實的淬鍊。蹲在草地裡的叔叔,小時候貪玩兒,沒念成書,花光了家當,老孃也因為他的沒出息哭瞎了雙眼,而他在無情的現實面前,浪子回頭,一心供弟弟漂洋過海去唸書;蘭姨娘十四歲被人從蘇州帶到了北京,六年的苦難生活之後,二十歲就給施老鬼當了姨太太;宋媽在鄉下的農家,嫁了“蠢驢”黃板兒牙,更是從來就沒幸福過。小說透過孩子的視角,刻意用詼諧的筆調敘事,卻反而產生了更強烈的反差。小說中的主角們,莫不都是苦難的,懷著對生活的希望,在艱難現實的漩渦中奮力掙扎。“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before you call him a man",正如鮑勃迪倫的詩句所說的,唯有苦難的淬鍊,才能換來一個人真正的成長。
所幸的是,小說並不全是這麼灰暗的,”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在每個故事的結尾,總還是有美好的事值得去期盼的。宋媽回了老家,或許一年後,就會有新的孩子了,他可能會被帶來京城,或許還有機會去學堂呢;蘭姨娘跟了德先叔,原本乾枯的人生,又收穫了愛情的甘露;蹲在草地裡的叔叔,被巡警帶走的時候,起碼在一個小姑娘心中,他也並不是一個壞人啊;就連慘遭不幸的秀貞和妞兒,她們離開人世的時候也還是幸福的吧,至少失散多年的母女再次相認了;爸爸的花兒落了,但英子的花兒卻在慢慢盛放呢。”Life is a struggle“,品嚐喜怒哀樂之後,日子還是要繼續地過下去。成長的代價雖然殘酷,但也許這就是生活吧,誰也逃不開的生活啊。
所謂成長的代價,竟是這樣的令人痛心。
記得小時候,大約是上初中吧,有一篇課文——《爸爸的花兒落了》,就是節選自《城南舊事》。當時讀了,並沒有什麼太深的感觸,只是在內心中覺得,作者在這個年紀遭遇這樣的不幸真是有些可憐。少了前面大量故事的鋪墊,對於最後爸爸的死便像看一個陌生人一樣,隨風而逝罷了。
長大後,經歷了不同的人和事,開始追憶童年時,幾乎是一口氣地讀完了小說,看到最後的結尾,內心便隱隱作痛。這就是成長的代價,直到爸爸的去世,小英子才真的明白,長大原來竟是這麼殘酷的一件事。“大小姐,到了醫院,好好兒勸勸你媽,這裡就數你大了!就數你大了!”老高的兩個嘆句,大錘一般,砸在了年幼的英子心中,身邊的弟弟妹妹尚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但小學剛畢業的英子,已經要撐起這片天地了。
從前,蹲在草地裡的叔叔盼著她長大,蘭姨娘盼著她長大,宋媽也盼著她長大,但他們每個人的成長,卻也無一不是飽經了現實的淬鍊。蹲在草地裡的叔叔,小時候貪玩兒,沒念成書,花光了家當,老孃也因為他的沒出息哭瞎了雙眼,而他在無情的現實面前,浪子回頭,一心供弟弟漂洋過海去唸書;蘭姨娘十四歲被人從蘇州帶到了北京,六年的苦難生活之後,二十歲就給施老鬼當了姨太太;宋媽在鄉下的農家,嫁了“蠢驢”黃板兒牙,更是從來就沒幸福過。小說透過孩子的視角,刻意用詼諧的筆調敘事,卻反而產生了更強烈的反差。小說中的主角們,莫不都是苦難的,懷著對生活的希望,在艱難現實的漩渦中奮力掙扎。“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before you call him a man",正如鮑勃迪倫的詩句所說的,唯有苦難的淬鍊,才能換來一個人真正的成長。
所幸的是,小說並不全是這麼灰暗的,”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在每個故事的結尾,總還是有美好的事值得去期盼的。宋媽回了老家,或許一年後,就會有新的孩子了,他可能會被帶來京城,或許還有機會去學堂呢;蘭姨娘跟了德先叔,原本乾枯的人生,又收穫了愛情的甘露;蹲在草地裡的叔叔,被巡警帶走的時候,起碼在一個小姑娘心中,他也並不是一個壞人啊;就連慘遭不幸的秀貞和妞兒,她們離開人世的時候也還是幸福的吧,至少失散多年的母女再次相認了;爸爸的花兒落了,但英子的花兒卻在慢慢盛放呢。”Life is a struggle“,品嚐喜怒哀樂之後,日子還是要繼續地過下去。成長的代價雖然殘酷,但也許這就是生活吧,誰也逃不開的生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