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升哥碳纖維
-
2 # 一杯紅酒
正所謂一石激起千層浪,倆博士玩起(公式相聲)可以理解。放在校園裡放在高知人群他們可以會心一笑。但是人的社會就是一個金字塔,底層老百姓聽不懂他們的高深知識點所以(曲高和寡)也是公式相聲的宿命。小眾而已,所以放在街頭撂地攤的話餓死只是時間問題。相聲改革的想法不錯,與時俱進也不錯博士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但是要改革最起碼也要對相聲有深入研究。存在即是合理——郭德綱。您一外行人張口就否定一切難免讓人反感這就是笑話了。所以,博士的公式相聲就在校園裡發揮吧!傳統相聲的受眾體還是茶餘飯後老百姓消遣的節目。各取所得吧!
-
3 # 夢裡喧關
所謂的創新,是在瞭解舊的情況下,發展創新,公式相聲就是瞎胡鬧,他了解相聲嗎?頂著一個博士的頭銜,到處招搖撞騙。荒廢專業,浪費國家資源,建議收回博士頭銜。現在的人狂妄自大的太多了
-
4 # 紅色雄起
不管是從事什麼職業,如果讓人感覺態度有問題,自己的節目即便有些內涵,也會在表演效果上大打折扣。畢竟相聲是為人民大眾服務的,老百姓喜聞樂見的節目形式,才能在舞臺上站穩腳跟。
對於“公式相聲”中的公式,我文化程度低,並沒有完全看明白,短期內我也不會去深研究他們的相聲段子。因為我感覺,他們說的一些“包袱”太像冷笑話,並且他們的表演風格,像極了小品節目。
以前中央臺有個節目叫《曲苑雜壇》,這個節目我很喜歡看,上面有句話說的很好:相聲講究“說學逗唱”!我感覺一個相聲演員,需要具備“說學逗唱”的基本功。如果一味的進行改革,而沒有把基本功練紮實,表演效果可能也會打折扣。
並且我一直覺得,聽博士夫妻說話,有時候讓人感覺口齒不清。相聲的多元化,是個好事,但是並不一定所有的多元化,都適合大眾口味。博士夫妻的相聲,目前可能仍未走出小劇場,面向開放的市場環境。
如果他們需要進行相聲多元化的嘗試,完全可以到市場上去檢驗。比如說他們可以嘗試和德雲社一樣,辦幾場賣票的相聲專場。再或者可以和德雲社的一些相聲演員,來個相聲擂臺,看誰的票房高。
目前來說,我還不會去買票,看他們的相聲。但是說話不能太絕對,如果以後他們改進了自己颱風和說話的態度,改進了自己的節目內容,並且基本功練得更紮實了,也許以後我也會去看,他們的表演。
回覆列表
相聲只有傳承了,隨著時代的發展,符合觀眾的口味推陳出新,郭德綱做到了。
郭德綱自小習藝,精通評書、京劇、大鼓、相聲,吃盡各種苦頭,還被“主流”壓制,從一草根到相聲大家,把笑聲撒遍國內外,商演的成功說明一切。
反之看“主流”和“博士”,拿著誰也沒聽說過的“創新公式”書,連最起碼的品德都沒有,就指點江山,可笑可笑,不禁黑了相聲,還侮辱了“博士”這個令人尊敬的頭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