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幅對聯運用了疊字反覆的手法,寫出了山間的美麗景色。各組重疊詞都恰到好處地描摹出了不同景物的特點。作者將四個形容詞“重疊、曲環、高下、叮咚”進行了特殊處理,效果便發生了很大變化,感覺清澈,情景宜人.誇讚人們居住環境的美麗和舒心。
這幅對聯的意思是:一重又一重的山上,有著彎彎曲曲的路,路旁的小溪裡流著丁丁冬冬的泉水,山上遍長著高高低低的樹木。
詩中運用疊字,巧妙而簡潔地描寫了重疊的山巒、彎曲的小路、潺潺的流水、錯落的樹木,一種山重水複、柳暗花明的意境已經豁然展現。透過疊字強調了每種景物的特徵,用字簡單樸素,卻準確明瞭。同時讀起來聲韻鏗鏘,讓人彷彿置身與叮咚作響的溪水之畔。
【作者】俞樾
【朝代】清朝
【原文】
九溪十八澗,山中最勝處。
昔久聞其名,今始窮其趣。
重重疊疊山,曲曲環環路。
丁丁東東泉,高高下下樹。
清末學者俞樾所描繪的這一景緻,是距杭州西湖僅十里之遙的“九溪十八澗”景區。他對白居易贊冷泉“最餘杭而甲靈隱”不以為然,他說,“九溪十八澗乃西湖最勝處,尤在冷泉之上。”並且別出心裁,於是作疊字詩讚九溪。
這首詩歌運用疊字反覆的手法,寫出了山間的美麗景色.各組重疊詞都恰到好處地描摹出了不同景物的特點.
擴充套件資料
這首詩歌的俞樾,字蔭甫,自號曲園居士,浙江德清城關鄉南埭村人。清末著名學者、文學家、經學家、古文字學家、書法家。現代詩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吳昌碩、日本井上陳政皆出其門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進士,曾任翰林院編修。
俞樾後受咸豐皇帝賞識,放任河南學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試題割裂經義”,因而罷官。遂移居蘇州,潛心學術達40餘載。治學以經學為主,旁及諸子學、史學、訓詁學,乃至戲曲、詩詞、小說、書法等,可謂博大精深。海內及日本、北韓等國向他求學者甚眾,尊之為樸學大師。
所著凡五百餘卷,稱《春在堂全書》。除《群經平議》五十卷、《諸子平議》五十卷、《茶香室經說》十六卷、《古書疑義舉例》七卷外,其《第一樓叢書》三十卷、《曲園俞樓雜纂》共百卷。《清史稿》有傳。
人民網(《關於俞樾的幾點認識》):俞樾是一位通儒,涉獵範圍廣泛,其學術成就以“通”見長。單就其著述而言,在具體領域的研究方面,與後世學者的成果相比,似乎不那麼精深。
但就俞樾而言,其學術地位不僅體現在具體的研究成果方面,更體現在傳統學術的傳承方面。他本人一再強調,其學術以“梯梁後學”為取向。俞樾的三部代表作完成於1864至1868年,對其後一、二十年的傳統學術發展有著重要影響。
這幅對聯運用了疊字反覆的手法,寫出了山間的美麗景色。各組重疊詞都恰到好處地描摹出了不同景物的特點。作者將四個形容詞“重疊、曲環、高下、叮咚”進行了特殊處理,效果便發生了很大變化,感覺清澈,情景宜人.誇讚人們居住環境的美麗和舒心。
這幅對聯的意思是:一重又一重的山上,有著彎彎曲曲的路,路旁的小溪裡流著丁丁冬冬的泉水,山上遍長著高高低低的樹木。
詩中運用疊字,巧妙而簡潔地描寫了重疊的山巒、彎曲的小路、潺潺的流水、錯落的樹木,一種山重水複、柳暗花明的意境已經豁然展現。透過疊字強調了每種景物的特徵,用字簡單樸素,卻準確明瞭。同時讀起來聲韻鏗鏘,讓人彷彿置身與叮咚作響的溪水之畔。
【作者】俞樾
【朝代】清朝
【原文】
九溪十八澗,山中最勝處。
昔久聞其名,今始窮其趣。
重重疊疊山,曲曲環環路。
丁丁東東泉,高高下下樹。
清末學者俞樾所描繪的這一景緻,是距杭州西湖僅十里之遙的“九溪十八澗”景區。他對白居易贊冷泉“最餘杭而甲靈隱”不以為然,他說,“九溪十八澗乃西湖最勝處,尤在冷泉之上。”並且別出心裁,於是作疊字詩讚九溪。
這首詩歌運用疊字反覆的手法,寫出了山間的美麗景色.各組重疊詞都恰到好處地描摹出了不同景物的特點.
擴充套件資料
這首詩歌的俞樾,字蔭甫,自號曲園居士,浙江德清城關鄉南埭村人。清末著名學者、文學家、經學家、古文字學家、書法家。現代詩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吳昌碩、日本井上陳政皆出其門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進士,曾任翰林院編修。
俞樾後受咸豐皇帝賞識,放任河南學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試題割裂經義”,因而罷官。遂移居蘇州,潛心學術達40餘載。治學以經學為主,旁及諸子學、史學、訓詁學,乃至戲曲、詩詞、小說、書法等,可謂博大精深。海內及日本、北韓等國向他求學者甚眾,尊之為樸學大師。
所著凡五百餘卷,稱《春在堂全書》。除《群經平議》五十卷、《諸子平議》五十卷、《茶香室經說》十六卷、《古書疑義舉例》七卷外,其《第一樓叢書》三十卷、《曲園俞樓雜纂》共百卷。《清史稿》有傳。
人民網(《關於俞樾的幾點認識》):俞樾是一位通儒,涉獵範圍廣泛,其學術成就以“通”見長。單就其著述而言,在具體領域的研究方面,與後世學者的成果相比,似乎不那麼精深。
但就俞樾而言,其學術地位不僅體現在具體的研究成果方面,更體現在傳統學術的傳承方面。他本人一再強調,其學術以“梯梁後學”為取向。俞樾的三部代表作完成於1864至1868年,對其後一、二十年的傳統學術發展有著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