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125449068943

    腎臟的主要功能是透過形成尿液,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和廢物。腎臟的功能如果受損,排除水份和廢物的能力下降,多餘的水份和廢物就會在體內積聚下來。因此,可以透過以下幾個指標,直接或間接地瞭解腎臟功能的變化:

    尿量:正常人每天的尿量在800~1500毫升之間。如果腎功能受損,尿量常常會減少,例如腎功能不全Ⅱ期的病人,尿量會減到每天500毫升以下,而Ⅳ期也就是尿毒症期的病人,每天的尿量可能少於100毫升。當然,尿量只能很粗略、間接地反映腎功能的好壞,有時尿量沒有減少,但腎功能損壞已經很嚴重了。

    血肌酐:肌酐是人體肌肉產生的一種廢物,由於肌酐幾乎全部由腎臟排出,並且極少受食物的影響,因此相對客觀地反映腎臟的功能,如果血中的肌酐濃度升高了,就說明腎臟清除廢物的能力下降了。血肌酐濃度的正常值為小於1.5毫克/分升(或170毫摩爾/升)。但是肌酐只能在相對短期內(幾個月),客觀的反映腎功能的好壞;而如果是幾年的時間,病人體重有較大的變化,全身肌肉的總量變了,體內產生的肌酐量也就隨之改變,則血肌酐的濃度就不能絕對客觀地反映腎臟功能的真實水平。例如:某患者1996年血肌酐為3.0毫克/分升,體重是70公斤,到2000年病情沒有減輕,體重降為55公斤,血肌酐降至2.8毫克/分升,病人會以為他的腎功能變好了,其實這是假象。病人血肌酐的下降,主要是因為他明顯消瘦了,肌肉的顯著減少使體內肌酐的生成減少,而實際上腎功能很可能較4年前更進一步惡化了很多。

    血尿素氮:如果腎功能受損,排除尿素的能力自然下降,血中的尿素堆積,血尿素氮水平就會升高。但是,膳食中蛋白質的量會引起血尿素氮的波動,所以尿素氮反映的腎功能情況並不準確。

    腎小球濾過率:這是反映腎功能最直接,最準確的指標。但是檢測技術相對複雜,一般不作為常規檢查專案。

    尿肌酐:尿液中的肌酐主要來自血液。血肌酐經腎小球濾過後隨尿液排出體外,腎小管基本上不吸收而且分泌很少。腎衰時由於腎單位受損,腎臟排出尿肌酐的能力降低,在治療過程中如果治療方法得當,腎功能開始恢復,排出的尿肌酐就會增多。

    尿:當腎功能正常時,人的小便會又臊又臭,顏色深、尿量大;而當病人腎衰出現以後,小便變得像白開水一樣,裡面沒毒素了;如果經過治療後患者的尿量增加了,顏色加深了,尿味又變濃了,說明腎臟排毒功能正在恢復。

    石家莊腎病醫院的夏豐教授提醒正在治療中的患者,目前比較常用的能夠比較客觀反映腎功能的指標就是尿肌酐和尿,以及自身感覺、血壓、體力、飲食、血色素、化驗等綜合指標的情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機動戰士高達裡的人物都有哪些口頭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