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甲球迷
-
2 # 快樂在於發現
心梗是心血不暢激發,是否心勞過度,吃喝不當,血少粘稠,血管硬化,氣力衰竭,吃得好,動的少?
知因利弊,靜養心,運增氣,適當活動氣血自通暢。
一個建議:活動休息坐臥時將雙腳抬起高過心臟,使血自動迴流,少使心臟缺血。我是心臟病患者,曾氣喘虛虛,一中醫大夫在我手掌內側紮了四針,上下樓走路不喘了,從而悟出常搓、拍手也起到了針扎效果,還不錯,您可試試。
-
3 # 醫學莘
心肌梗死是由於冠脈血流突然中斷,使心肌持久而嚴重缺血,致心肌壞死。心肌梗死的基礎病變是在各種危險因素的作用下,冠脈發生動脈粥樣硬化伴斑塊形成所致。近年來,心肌梗死在中年人中的發病持續上升,成為中年人的頭號心血管疾病殺手。那麼中年人預防心肌梗死有什麼好的策略嗎?當然有:控制危險因素為基礎、消除誘因為保障、藥物治療為核心。
控制危險因素為基礎前面我們已經談到,心肌梗死的基礎病變為冠脈粥樣硬化伴斑塊形成,所有能加重冠脈基礎病變的因素皆為心梗的危險因素:吸菸、飲酒、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所以,改變生活方式,配合必要的藥物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控制好三高,戒菸限酒,減輕體重並適當運動,可顯著預防心梗的發病。
消除誘因為保障有冠心病基礎病變的患者通常在各種誘因的誘發下,發生心肌梗死,如勞累、情緒激動、暴飲暴食、便秘、寒冷刺激等。其中,勞累、情緒激動、便秘是因心機耗氧突然增加致心梗發作,暴飲暴食是因血液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致心梗發作。所以,有心梗基礎病變的患者應避免勞累、心態平和、保持大便通暢、吃飯七分飽、注意保暖。消除了這些誘因,也會減少心梗的發病。
藥物、介入治療為核心基石藥物:阿司匹林、他汀。阿司匹林可抗血小板聚集,預防血栓形成,他汀可穩定動脈斑塊,防止破裂,二者是預防心梗的基石藥物,長期服用,會明顯降低心梗發作。
降低死亡率藥物:倍他受體阻滯劑(洛爾)、ACEI(普利)。倍他受體阻滯劑可降低心肌耗氧量,減少心絞痛發作,ACEI可改善心肌重構,長期使用這兩藥物,會明顯降低冠心病的死亡率。
介入治療:如果冠脈明顯狹窄,狹窄程度達到了70%,會使心臟供血受到明顯影響,發生心梗的機率會明顯升高,針對這部分患者,建議儘早介入治療:植入支架,可有效預防心梗。
感謝閱讀!
回覆列表
少酒
多運動
勤檢查
少大喜大悲
兜裝`速效`等
瞭解心梗知識
告之愛人兒女急救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