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驗槽記錄資料填寫要求:1、驗收時間為各方共同檢查驗收日期。2、基槽(坑)位置、幾何尺寸、槽底標高均按驗收實測紀錄填寫。3、土層走向、厚度、土質有變化的部位,用圖示加以說明。4、槽底土質類別、顏色及堅硬均勻情況。5、地下水位及水浸情況等。6、遇有古墳、鈷井、洞穴、電纜、舊房基礎、以及流沙等應在圖中標明位置、標高、處理情況說明或 寫明變更檔案編號。7.檢查驗收意見:寫明地基是否滿足設計、規範等有關要求。是否與地質勘查報告中土質情況向情況相符, 驗槽由建設單位組織地質勘查部門、設計院、建設、監理單位及施工有關人員參加,共同檢驗做出紀錄並簽字。無驗槽手續不得進行下道工序施工。地基驗槽程式:(1)在施工單位自檢合格的基礎上進行。施工單位確認自檢合格後提出驗收申請;(2)由總監理工程師或建設單位專案負責人組織建設、監理、勘察、設計及施工單位的專案負責人、技術質量負責人,共同按設計要求和有關規定進行。地基驗槽方法:(一)地基驗槽通常採用觀察法。對於基底以下的土層不可見部位,通常採用釺探法。(二)輕型動力觸探遇到下列情況之一時,應在基底進行輕型動力觸探:(1)持力層明顯不均勻;(2)淺部有軟弱下臥層;(3)有淺埋的坑穴、古墓、古井等,直接觀察難以發現時;(4)勘察報告或設計檔案規定應進行輕型動力觸探時。地基驗槽地基處理:透過驗槽及分析釺探資料,發現槽底區域性異常後,應根據地基土的土質情況、工程性質和施工條件,採取適宜的處理方法,以減少或避免地基不均勻沉降。(1)區域性硬土的處理:挖掉硬土部分,以免造成不均勻沉降。處理時要根據周邊土的土質情況確定回填材料,如果全部開挖較困難時,在其上部做軟墊層處理,使地基均勻沉降。(2)區域性軟土的處理:在地基土中由於外界因素的影響(如管道滲水)、地層的差異或含水量的變化,造成地基區域性土質軟硬差異較大。如軟土厚度不大時,通常採取清除軟土的換土墊層法處理,一般採用級配砂石墊層,壓實係數不小於0.94;當厚度較大時,一般採用現場鑽孔灌注樁、混凝土或砌塊石支撐牆(或支墩)至基岩進行區域性地基處理。地基驗槽記錄資料填寫範例:
地基驗槽記錄資料填寫要求:1、驗收時間為各方共同檢查驗收日期。2、基槽(坑)位置、幾何尺寸、槽底標高均按驗收實測紀錄填寫。3、土層走向、厚度、土質有變化的部位,用圖示加以說明。4、槽底土質類別、顏色及堅硬均勻情況。5、地下水位及水浸情況等。6、遇有古墳、鈷井、洞穴、電纜、舊房基礎、以及流沙等應在圖中標明位置、標高、處理情況說明或 寫明變更檔案編號。7.檢查驗收意見:寫明地基是否滿足設計、規範等有關要求。是否與地質勘查報告中土質情況向情況相符, 驗槽由建設單位組織地質勘查部門、設計院、建設、監理單位及施工有關人員參加,共同檢驗做出紀錄並簽字。無驗槽手續不得進行下道工序施工。地基驗槽程式:(1)在施工單位自檢合格的基礎上進行。施工單位確認自檢合格後提出驗收申請;(2)由總監理工程師或建設單位專案負責人組織建設、監理、勘察、設計及施工單位的專案負責人、技術質量負責人,共同按設計要求和有關規定進行。地基驗槽方法:(一)地基驗槽通常採用觀察法。對於基底以下的土層不可見部位,通常採用釺探法。(二)輕型動力觸探遇到下列情況之一時,應在基底進行輕型動力觸探:(1)持力層明顯不均勻;(2)淺部有軟弱下臥層;(3)有淺埋的坑穴、古墓、古井等,直接觀察難以發現時;(4)勘察報告或設計檔案規定應進行輕型動力觸探時。地基驗槽地基處理:透過驗槽及分析釺探資料,發現槽底區域性異常後,應根據地基土的土質情況、工程性質和施工條件,採取適宜的處理方法,以減少或避免地基不均勻沉降。(1)區域性硬土的處理:挖掉硬土部分,以免造成不均勻沉降。處理時要根據周邊土的土質情況確定回填材料,如果全部開挖較困難時,在其上部做軟墊層處理,使地基均勻沉降。(2)區域性軟土的處理:在地基土中由於外界因素的影響(如管道滲水)、地層的差異或含水量的變化,造成地基區域性土質軟硬差異較大。如軟土厚度不大時,通常採取清除軟土的換土墊層法處理,一般採用級配砂石墊層,壓實係數不小於0.94;當厚度較大時,一般採用現場鑽孔灌注樁、混凝土或砌塊石支撐牆(或支墩)至基岩進行區域性地基處理。地基驗槽記錄資料填寫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