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蠐螬是鞘翅目金龜甲總科幼蟲的總稱。金龜甲按其食性可分為植食性、糞食性、腐食性三類,植食性種類中以鰓金龜科和麗金龜科的一些種類發生普遍,為害最重。
1。 分佈與為害 蠐螬分佈於全國各地。植食性蠐螬大多食性很雜,同一種蠐螬常可為害雙子葉和單子葉糧食作物、多種瓜類和蔬菜、油料、芋、棉、牧草以及花卉和果、林等播下的種子及幼苗。
幼蟲終生棲居土中,喜食剛剛播下的種子、根、塊根、塊莖以及幼苗等,造成缺苗斷壟。成蟲則喜食害瓜菜、果樹、林木的葉和花器。是一類分佈廣、為害重的害蟲。
2。 形態特徵 蠐螬體肥大彎曲近c形,體大多白色。體壁較柔軟,多皺體表疏生細毛。
頭大而圓,多為黃褐色,或紅褐色,生有左右對稱的剛毛,常為分種的特徵。胸足3對,一般後足較長。腹部10節,第十節稱為臀節,其上生有刺毛,其數目和排列也是分種的重要特徵。
3。 發生規律 蠐螬年生代數因種、因地而異。這是一類生活史較長的昆蟲,一般1年發生1代,或2-3年發生1代,長者5-6年發生1代。
如大黑鰓金龜2年發生1代,暗黑鰓金龜、銅綠麗金龜1年發生1代,小云斑鰓金龜在青海4年發生1代,長者 5-6年發生1代,大慄鰓金龜在四川甘孜地區則需5-6年發生l代。蠐螬共3齡。1-2齡期較短,3齡期最長。蠐螬終生棲居土中,其活動主要與土壤的理化特性和溫溼度等有關。
在一年中活動最適的土溫平均為 13-18℃,高於23℃,逐漸向深土層轉移,至秋季土溫下降到其活動適宜範圍時,再移向土壤上層。因此蠐螬在春、秋季兩季為害最重。
4。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大面積秋、春耕,並隨犁拾蟲;避免施用未腐熟的廄肥,減少成蟲產卵。
(2)。藥劑處理土壤:
① 用50%辛硫磷乳油每667平方米200-250克,加水10倍,噴於 25-30千克細土上拌勻成毒土,順壟條施,隨即淺鋤,或以同樣用量的毒土撒於種溝或地面,隨即耕翻,或混入廄肥中施用,或結合灌水施入。
②用2%甲基異柳磷粉每667平方米2-3千克拌細土25-30千克成毒土,或用3%甲基異柳磷顆粒劑, 3%呋哺丹顆粒劑,5%辛硫磷顆粒劑, 5%地亞農顆粒劑,每667平方米2。5-3千克處理土壤,都能收到良好效果,併兼治金針蟲和螻蛄。
蠐螬是金龜甲的幼蟲,別名白土蠶、核桃蟲。成蟲通稱為金龜甲或金龜子。危害多種植物和蔬菜。按其食性可分為植食性、糞食性、腐食性三類。
)蠐螬是鞘翅目金龜甲總科幼蟲的總稱。金龜甲按其食性可分為植食性、糞食性、腐食性三類,植食性種類中以鰓金龜科和麗金龜科的一些種類發生普遍,為害最重。
1。 分佈與為害 蠐螬分佈於全國各地。植食性蠐螬大多食性很雜,同一種蠐螬常可為害雙子葉和單子葉糧食作物、多種瓜類和蔬菜、油料、芋、棉、牧草以及花卉和果、林等播下的種子及幼苗。
幼蟲終生棲居土中,喜食剛剛播下的種子、根、塊根、塊莖以及幼苗等,造成缺苗斷壟。成蟲則喜食害瓜菜、果樹、林木的葉和花器。是一類分佈廣、為害重的害蟲。
2。 形態特徵 蠐螬體肥大彎曲近c形,體大多白色。體壁較柔軟,多皺體表疏生細毛。
頭大而圓,多為黃褐色,或紅褐色,生有左右對稱的剛毛,常為分種的特徵。胸足3對,一般後足較長。腹部10節,第十節稱為臀節,其上生有刺毛,其數目和排列也是分種的重要特徵。
3。 發生規律 蠐螬年生代數因種、因地而異。這是一類生活史較長的昆蟲,一般1年發生1代,或2-3年發生1代,長者5-6年發生1代。
如大黑鰓金龜2年發生1代,暗黑鰓金龜、銅綠麗金龜1年發生1代,小云斑鰓金龜在青海4年發生1代,長者 5-6年發生1代,大慄鰓金龜在四川甘孜地區則需5-6年發生l代。蠐螬共3齡。1-2齡期較短,3齡期最長。蠐螬終生棲居土中,其活動主要與土壤的理化特性和溫溼度等有關。
在一年中活動最適的土溫平均為 13-18℃,高於23℃,逐漸向深土層轉移,至秋季土溫下降到其活動適宜範圍時,再移向土壤上層。因此蠐螬在春、秋季兩季為害最重。
4。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大面積秋、春耕,並隨犁拾蟲;避免施用未腐熟的廄肥,減少成蟲產卵。
(2)。藥劑處理土壤:
① 用50%辛硫磷乳油每667平方米200-250克,加水10倍,噴於 25-30千克細土上拌勻成毒土,順壟條施,隨即淺鋤,或以同樣用量的毒土撒於種溝或地面,隨即耕翻,或混入廄肥中施用,或結合灌水施入。
②用2%甲基異柳磷粉每667平方米2-3千克拌細土25-30千克成毒土,或用3%甲基異柳磷顆粒劑, 3%呋哺丹顆粒劑,5%辛硫磷顆粒劑, 5%地亞農顆粒劑,每667平方米2。5-3千克處理土壤,都能收到良好效果,併兼治金針蟲和螻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