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弟弟二

    覺得男生的優勢可能就是邏輯思維,智商的高低要測的種類分有很多種,如記憶力,創造力等很多。 女生心理健康水平低於男生 貴州師範大學的一項調查表明,女生心理健康水平低於男生;隨著年級增高,心理問題出現率呈上升趨勢;城鄉不同來源大學生心理問題相當;獨生子女心理問題也沒有像預期的那樣高於非獨生子女。 貴州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在音樂系、政治系和教育系三個不同系四個不同專業內隨機抽取200名學生調查,回收有效問卷173份。其中男生65人,女生108人;大一學生27人,大二學生110人,大三學生20人,大四學生16人;來自農村的大學生97人,來自城市76人;獨生子女58人,非獨生子女115人。 性別差異:女生除在強迫症狀、人際關係、偏執和精神病性四個方面得分稍低於男生外,其他各項得分都明顯高於男生。這可能與女生感情豐富細膩,內心體驗深刻,對外界刺激感性高等心理特點有關係。而男生性格開朗、剛毅,富於競爭性和進攻性,在行為上容易固執和產生對抗,因而在強迫症狀、人際關係、偏執以及精神病等方面得分相對較高。 年級差異:大學一年級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最好,四年級學生最差,二、三年級學生狀況居中。強迫症狀、人際關係、抑鬱、敵對、偏執4個方面得分高於其他方面。其中,除人際關係得分不同年級存在比較顯著差異外,其餘方面得分差異不顯著。 專業差異:教育學專業學生在軀體化、強迫症狀、人際關係、敵對、恐怖、偏執以及精神病性7個方面得分較其他專業都高。而政治專業在抑鬱和焦慮2個方面得分較其他專業高。 城鄉差異:來源於城市的學生在軀體化、焦慮、敵對、恐怖和偏執5個方面得分高於來自農村的學生,而農村學生在強迫症狀、人際關係、抑鬱和精神病性4個方面得分高於來自城市的學生。隨著城鄉差別逐漸縮小,農村學生與城市學生各方面的距離也越來越小,由不同生源造成的心理問題差異也越來越不顯著。 獨生子女差異:獨生子女在軀體化、焦慮、恐怖和偏執4個方面得分高於非獨生子女,沒有顯示顯著差異。可能因為當前獨生子女比例越來越大,社會和父母已經注意到對子女採取正確教養方式。 針對這一結果,有關人士認為,當前女大學生出現的心理健康問題,應該對她們進行及時的心理矯正和輔導,對其心理健康狀況進行動態觀察。對心理健康狀況較差或有個性缺陷與某種潛在心理問題的女大學生給予更多的關注與愛護,提供及時有效的心理支援與援助。同時,重視大四學生的心理壓力與獨特的心理特點,給予有效的指導。希望學校和社會能夠為他們進行就業指導,提供就業機會,為其減輕就業壓力,從而避免心理問題的出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純葛粉吃了對人有什麼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