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秦時明月1212

    1.農藥的廣泛使用。

    現在談起農藥,許多人都聞之色變,認為打了藥的農作物都是有害的。其實這是一個誤區,正規市場上出售的農產品,都是在農作物打藥後降解到安全標準後才採摘收穫的,食用是安全的。不可否認的是,在利益驅使下,確實有某些菜農公然售賣農藥殘留超標的農產品,但這只是個別人的違法行為,不具有普遍性。

    2.化肥的使用。

    許多人覺得蔬果的品質不好,口感差是因為使用了化肥。其實不然,合理適量使用化肥是不會影響農作物品質的。使用化肥,有著現實的原因: 中國的耕地面積為18億畝左右,但人均耕地面積在世界排126位以後,664個縣市的人均耕地面積在聯合國確定的0.8畝的警戒線以下。在這極其有限的土地上,要滿足國內需求,就要增加產量,而化肥的使用是增加產量的一個必要手段。因為土壤的營養素不足,會影響農作物的生長。有機肥和化肥的結合使用能有效改善土壤的營養結構,提高農產品產量。

    面對中國人口多,耕地少的現實,合理使用農藥和化肥是保證農業生產和發展的必要手段。

  • 2 # 農機通

    一、吃綠色食品最健康,普通的對人體有害!

    很多人認為綠色食品就是健康的,但是首先綠色食品是分等級的,中國的綠色食品分兩個檔次:A級和AA級。AA級有點類似於國外的有機食品,嚴格禁止化肥、農藥的使用;A級,有限地使用一些化肥和農藥,檔次稍微低一點。

    但從食品安全的角度來講,只有合格和不合格,不能說綠色食品就更合格一點,不綠色就可以不合格,所以,無公害食品是基本要求,是最起碼的標準。可食農產品首先應該是無公害的,對健康有基本保障,才可以拿到市場上賣。可以使用化肥、農藥,但是要按照規範使用農藥和化肥,對身體也是無害的!

    二、純天然食品就絕對安全

    很多人對食品還有另一種誤解,認為純天然的、傳統的食品就是安全的,事實卻並非如此。比如有的人覺得吃傳統的臘肉、煙燻腸就安全,因為它們肯定不含食品新增劑,殊不知這些食品的亞硝酸鹽含量更高,跟食品新增劑比起來,安全性更低。所謂的純天然食品也是如此。

    天然長出來的食物所處的成長環境決定了它們並不高明,因為我們使用化肥、農藥、獸藥的歷史已經有二三十年了,不管是天然長成,還是人工培育,所面臨的大環境都是大同小異。

    所以,“純天然”並不是安全品種的代名詞,判斷食物的安全性,其依據是對消費者健康有沒有影響,而怎麼知道這一點只能靠科學評估。不管是純天然還是傳統食品,還是現代食品工業生產的食品,安全不安全不能靠想象,都應由科學評估說了算。

  • 3 # 三農記者董峻

    太多了,我就舉幾個典型案例吧。

    一、化肥。化肥是最常見的石油化工製品之一,也是農業生產上最受依賴的投入品之一。人們對化肥的誤解主要在於,怕這種東西的殘留會導致人體健康受損。化肥對保障產量的作用巨大,但如果不合理施肥、採用混施有機肥等措施,往往導致農產品品質不那麼高,味道沒那麼濃,等等,但近幾十年中國農業的持續增產,化肥功不可沒。

    二、農藥。農藥也是現代科技在產業應用上的一個巨大進步。農藥、鋤草劑、生長調節劑等的出現,大大減輕了農作物受損程度和人工勞作強度,提高了作物產量。

    不過,化肥和農藥在中國存在超量施用的不合理現象,由此導致的環境汙染和產品健康風險是存在的。這幾年農業部門透過一系列手段正在努力實現到2020年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目標,先把這個勢頭剎住。不過,無論如何,離開化肥農藥談現代農業是不科學的。今後的方向是結合綠色植保技術和有機肥、推廣迴圈農業模式。

    三、轉基因技術。嗯,這個可能是最受關注也最受非議的育種技術。其實打個比方,這個技術就是個工具,本身不存在安全還是不安全的問題,決定安不安全,一是看轉了什麼基因、二更重要的是一整套科學管理程式規範的約束。目前所有能在市場上買到的轉基因農產品都是和傳統食品有一樣的安全性,並沒有額外增加安全風險。一切陰謀論都是紙老虎,經不起科學和事實考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和你的另一半做過最瘋狂的事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