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學胖豆老師
-
2 # 老崧
盲目相信科學?
應該是錯誤用語。
把假信科學的現象,表達成盲目相信。
科學,是基於真實存在上的研究與探索。
部分人只喜歡運用別人的科學研究成果,並且以此作為交流的背景,自己並沒有基於真實存在的探索精神,以自己的認知自尊心出發的利益反對其他,被智者戲稱盲目,是因為缺乏看見其他真實的眼睛。
戲稱,是給面子的。
不對面子,就是直斥為假!
-
3 # 岐黃新問
科學不是一成不變的。有現在,有過去,也有未來。還有其他維度的劃分。
"盲目相信科學",我認為更多的應該說是"盲目相信特定的科學",如現在的科學,某一個專家的科學。
知識已經浩如煙海,人們對於爆炸的資訊和知識都是無力的,只能守住一畝三分地,但這一畝三分地成為必需,甚至成為信仰時,盲目就出來了。
-
4 # 千之一
只有不懂科學的人才會盲目相信科學,懂科學的人不會盲目相信科學,因為科學結論永遠都有其適用範圍,不可能是真理。
探討這個問題之前,要先明白什麼是科學。
科學永遠是錯的,因為科學不是答案,科學是一個好奇、懷疑、探索與求證的過程。所以科學不是知識,而是一種思維模式。它不是真理,而是一條透過探索無限逼近真理的艱難之路。
人們走過的路,自然知道發生了什麼。所以科學是有認知範圍做前提的。在當下的認知範圍內,科學家可以確定出一些規律和結論。對於普通人,只要具備科學思維,也很容易與科學家對接,接納科學家的成果用於生產生活,創造價值。大家預設經過檢驗的科學結論是這個時代下的“真理”,而不必浪費寶貴的時間去研究。這就是科學系統的大概運作原理。
問題出在,人們只對自己的專業熟悉。對於跨學科專業不熟。甚至有一些人都不具備基本的科學思維。這時候麻煩大了,對於某些知識,他無法判斷,只能盲從。有時每個專家的講法都不一樣,也許專家們說的都對,只是觀察角度不同。但是不能同頻的接受者就直接人格分裂了。於是產生了“拜科學教”(準確講,是隻認知識點的教條主義者),還有“懷疑一切教”,連地球是圓的都不相信了。
數千年前的科學家說——天圓地方;數百年前的科學家說——太陽是宇宙的中心;數十年前的科學家說——上帝是擲骰子的。他們都是對的,也都是錯的,要看是什麼樣的認知背景。與其說每一次都是否定和推翻,還不如說是不斷的完善,逼近真理。但每一次科學的鉅變帶給人類社會的認知卻是摧枯拉朽的:文藝復興、工業革命、電氣革命、資訊革命、人工智慧……
科學本是錯,知識亦塵埃,心中若有路,不愁紛擾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