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朝居士
-
2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劉邦有對張良動過殺心嗎?
沒有。
劉邦雖有殺戳功臣的行為,但並不是亂殺無辜的,雖然劉邦疑心重,但只有感到威脅時,才會殺功臣,劉邦把對自己威脅最大的功臣作為猜忌的物件。
誰對劉邦威脅最大?
韓信。韓信手握兵權,用兵如神,百戰百勝,這樣的人絕對是劉邦最大的威脅,所以韓信第一個死,別說是呂后與蕭何殺的,劉邦貴為皇帝,劉邦不點頭,呂后與蕭何也不敢幹。
劉邦對蕭何也猜忌過,要知道蕭何是相國,當初劉邦爭天下時,蕭何在後方管理巴蜀、漢中及關中,權力極大,劉邦的整個大後方都是蕭何管,劉邦不擔心蕭何有二心嗎?當然擔心。劉邦曾數次猜忌蕭何,被蕭何一一化解,一次是蕭何在管理後方時,把自己全部兒子及宗族子弟送到劉邦營中做人質,一次是蕭何自毀清白強買百姓土地結果入獄,劉邦才放過蕭何。
那劉邦猜忌過張良嗎?
老實說,沒有。
為什麼劉邦沒有猜忌張良?
1、張良無權。張良只是個謀士,一無兵權二無政權,不像韓信等異姓王有兵權有獨立王國,也不像蕭何那樣有相權,處理朝政,對劉邦來說,張良簡直毫無威脅,就一個謀士,能有什麼威脅?
2、張良懂功成身退的道理。劉邦成功建立大漢王朝後,張良不貪財、不貪權,只要很少的封地,便隱退了,既然隱退了,就完全沒有威脅,你說劉邦要殺隱退之人?那不可能嘛。
《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講:“漢興,功臣受封(侯)者百有餘人”,只是個大概數,唐司馬貞《索隱》:“下文高祖功臣百三十七;兼外戚及王子,凡一百四十三人”。
(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東克項羽,即皇帝位,八載而天下太平,始論功而定封。訖(漢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侯者百四十有三人。”
可以看出,劉邦封侯143人,皆有人名、爵名,也都可考證,被殺的只有陳豨和淮陰侯韓信。
陳豨是造反被殺,韓信大家都懂,其他都安享晚年。
你說他殺功臣???
那些諸侯王,不是臣子,是附庸,天下沒有統一,那都是獨立王國。
我搞不懂你們三觀,這也喜歡搞雙標?
康熙平三藩,那是不世出的聖主,是偉人,是功績,
真正偉大的聖主,你說他殘忍,說他殺功臣?
被那麼多偉大的人稱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的劉邦,居然不如一個侵略者。
他不殺功臣,談何為什麼不殺張良?
張良也不是怕被他殺而隱居,他根本就沒隱居,只是辭官了,離開京城罷了,他兒子孫子不是在做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