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囖孤噩

    1644年清兵入關後,近百萬來自東北滿族人湧入北京城的內城居住。滿族人作為統治者,為了與廣大的被統治的漢族人交流,在進入遼陽、瀋陽一帶地區之後就開始學習使用漢語(遼東方言)。進入北京之後,這些說著生硬遼東方言的滿族人,又開始學習說北京人說的在南京官話基礎上演變過來的北京話。很抱歉,因為不同語言發音習慣的不同,北京滿族人說的漢語特別是語音和原來明朝的官話(南京官話)已經跑出十萬八千里了。但誰當政,誰就可以制定標準。雍正年間(1728年),清朝下令廢止南京官話的官方地位,滿漢、漢漢之間用滿人所使用的那種帶滿語口音(特點是增加了翹舌音和兒化音,而古代漢語中入聲消失)的北京官話作為官方語言進行溝通交流(滿語名義上是“國語”,而北京官話成為事實上的“國語”) 。即使在民國成立後,北方官話的統治地位依然沒有被撼動。新中國成立後,1955年10月召開的“全國文字改革會議”和“現代漢語規範問題學術會議”期間,漢民族共同語的正式名稱正式定為“普通話”,並同時確定了它的定義,即“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1955年10月26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為促進漢字改革、推廣普通話、實現漢語規範化而努力 》的社論,文中提到:“漢民族共同語,就是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的普通話。”也就是說普通話是以北京官話為基礎加以規範而成的。

    下面再說東北方言中占主導地位的東北官話,當清兵入關之後,東北的居民主要為滿族居民和漢族居民,滿族主要說滿語,漢族(包括漢八旗)主要說漢語遼東方言。隨著時間的推移,交流的增加,滿族和漢族開始以遼東方言作為主要交際語言,而隨著“闖關東”的山東、河北漢族民眾的大量湧入,遼東方言也在發生著變化,並從南到北逐漸分化成小片。和明朝後期的遼東方言相比,東北官話增加了原本沒有的翹舌音和兒化音,增加了一些滿語詞彙(因為東北的滿族多為下層平民,北京的滿族多為上層貴族,因此北京話和東北話裡的滿語詞彙有很大不同,北京話中多是上層人士享用的錦衣玉食,而東北話中更多的是下層百姓的生產生活用具),又受到山東、河北移民所帶來的膠遼官話和冀魯官話的深刻影響。因為從形成初期開始,使用者就是漢族為主(北京官話是滿族貴族和滿化漢族官僚為主),因此東北官話裡雖然有翹舌音,但使用遠沒有北京官話多,很多北京官話以及後來的普通話裡發翹舌音的字,在東北都被讀成平舌音。

    這樣,普通話的前身和基礎的北京官話與東北的主流方言東北官話(東北的膠遼官話和冀魯官話現在受普通話東北官話的侵蝕,正在逐漸向普通話靠攏,有逐漸消失的趨勢)的關係就比較清楚了。那就是“本是同根生”,都是明朝遼瀋一帶的方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剛認識不久的人,給你講一個你同學歷人的悲慘故事,他對你講這個故事的目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