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遊者老倪
-
2 # 為什麼問為什麼為什麼
大國復興的標誌是經濟、科技和軍事的強大,但根基是文化復興,文化復興的核心是傳統民族文化的傳承、弘揚和擴散。
一個沒有強大民族文化影響力的國家註定是二流國家。
咱們坐擁五千年(可考四千年)歷史,歷代老祖宗積澱下來的文化成果可謂璀璨而厚重。
當今,咱們的文化盛宴變成了文化快餐,藝術追求變成了快錢追逐,能靜下心為了傳統文化而堅守的藝人實在太少太少。
在當下,傳統曲藝、相聲、京劇,地方戲曲真正優秀的大家鳳毛麟角。
這個時候國家層面的傳統文化繼承的引導和扶持就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了。
感謝邀請,這個問題很大,我試著回答一下。分三個層面說,第一,中國上下五千年,繁衍至今,歷史幾乎沒有中斷過,這在世紀上是獨一份的,最近在看世界簡史,與中國文明發源同期的古國,歷史上都經歷過大的更迭,文明和骨幹民族一脈相承的幾乎沒有,存於今的也只有印度和埃及,此其一,其二,中國今天的五十六個民族,也是千年融合的結果,至今更是繁榮茂盛,多姿多彩的多民族各具特色又和諧共榮,這在世界歷史上也是罕見的,中亞及俄羅斯等國雖然民族更多,但能保留其傳承的就太少了。所以,傳統文化遺產不管從歷史抽線、地域軸線還是民族軸線三個維度看,都是這個地球上最寶貴也最集中的,這是一筆巨大的財富。第二,優秀傳統文化都是經過了時間考驗,經過了千年傳承下來的,雖然不能說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但經過歷史的磨礪,時間的考驗,就有一個去偽存真,去粗存精的過程,有生命力的必然是合乎歷史發展規律的,這其實是當今文化的源頭,當然更應該是影視文化的源頭和土壤。現在我們說到第三了,現今的影視作品,現狀是什麼?這個其實不是反思了,明眼人都知道,跟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需求嚴重的不匹配,更不用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光大了,簡直是不堪入目。西方從古希臘、文藝復興吸取營養,從重大歷史題材樹立歷史觀,從人文關懷探索價值觀,從未來視野審視終極命題,甚至如美國用現代娛樂文化向全球推廣其價值觀。我們的影視人在幹什麼?在幹這兩天爆出的陰陽合同,在編制可笑的神劇,在戲說歷史。所以,要反思,首先是怎樣重新樹立我們的價值觀、歷史觀、藝術觀,重新樹立我們的人文精神,重新把知識分子的脊樑挺起來,與科技界、經濟界比,我們的文化界、影視界太過不堪,既沒有使命感,也沒有商業操守,根本在於丟掉了知識分子的良知。所以,我個人的看法是首先要重拾知識分子的良知,中國的影視文化才有希望,才能出好的作品,我們有豐富的精神糧倉,足夠烹飪出豐富多彩的美味佳餚,我們需要這樣的精神食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