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火宅賞月的貓

    相信題主一定是信奉“好人有好報”,所以才會覺得苦惱,其實不妨重新定義“回報”,只有清晰的明確自己的需求,才不會為所謂的“因果關係”傷神。

    為什麼這麼說呢,“同事堂而皇之的說我學歷低沒能力靠父母一類”,說這種話原因有很多,其一可能是驕傲自大,輕視你;其二可能是羨慕嫉妒,誹謗你。

    如果是前者,題主只是在業務上指導他,你的真心相待又改變不了他的三觀教養,大可置之不理,用自己實力說話。

    如果是後者,你更應該提防職場小人,而不是用對他好來感化他。他誹謗你,說明你們是利益相關,他需要營造你的負面形象來踩著你上位。

    現在讓我們理順自己的需求,你到底想要什麼回報。

    1.需要他尊重你,不再堂而皇之地說你壞話。

    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如果要做到這一點,要麼你就強大到謠言不攻自破,就是他造謠也沒人相信,自然他就索然無趣,把注意力轉向別人或者你的其他缺點。

    我曾經跟我同事合租的時候,我同事每次回去發現家裡髒,就喜歡在食堂吃飯的時候,跟我領導爆料。什麼從來不做家務,什麼自理能力差,話裡話外對比出她勤快能幹。

    有些事情是越描越黑的,我索性不解釋,在我們大門上貼了個值日表,每次做衛生就記錄一次,詳細到洗了哪扇窗戶的窗簾,清理下水道頭髮,更別說拖地之類的。

    我堅持了幾個月,期間有其他同事來家裡聚餐過幾次。因為值日表特別顯眼,而我室友一次記錄也沒有,有人好奇問過我室友不打掃衛生的嗎。我就實話實說,她朋友來做客才打掃。都住在單位,她週末都回家,平時上班也沒人來拜訪,因此她下次再說我懶時,別人就不怎麼相信了。

    或者你就位高權重,你一生氣影響他的仕途。讓他不敢堂而皇之的說你壞話,轉為背後說你壞話。

    2.需要找到心理平衡,我對你好,你就不能說我壞話。

    那你可以不再幫助他啊,這個世界已經那麼艱難,我要保留精力來取悅自己。

    3.需要維護自己的價值觀,我對同事好,同事應該感激我,起碼不能說我壞話。

    《江表傳》記載:程普頗以己年長之故,數次侮辱周瑜。周瑜折節容下,始終不與程普計較。程普後來敬服周瑜而愈加親重,更向人說:"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

    程普是孫權早期的將領,年齡大,倚老賣老,自然就不把周瑜放在眼裡,老是羞辱他。然而周瑜用自己的大度感化了這個自大的人,程普覺得這個小夥子不錯,認可了周瑜後,就逢人誇他。

    題主也可以試試不跟你同事計較,或許你們之間有什麼摩擦誤會,而你沒有察覺,你同事卻小心眼用說你壞話來發洩情緒。沒準以後感情深厚了,他也能真心待你。

  • 2 # 人神共奮

    發生了這種事,我們應該首先想一想你所認為的“對同事很好”和“得不到回報”,是否人家也是這麼想?

    剛從三線城市到上海工作的那一年,我從一個閉著眼睛都能回家的人,變成了一個十足的路痴。出門少不了帶上地圖,有時候地圖也沒用,上海的路基本不是正南正北向的,常常走著走著,方向就變了。

    問路總是免不了的。

    一開始,我最怕遇上冷漠的路人,假裝聽不懂你的話,太傷自尊咧。還怕遇上和我一樣的路痴,那就比較尷尬了。

    但實際上,到了後來,我最怕的,卻是那些非常熱情地給你指路,結果卻指錯了路的人,語氣還特別肯定的人。

    我有地圖,只是方向感上有點問題,結果我發現很多人同樣有方向感上的問題,只是走熟了,但一指路,就漏了馬腳。

    只要你稍有疑問,那人就老大的不開心,是啊,是你主動來問我路的,我告訴你怎麼走,你還不信?

    我也很慚愧,早知道你也是個路痴,我就不問你了,可人家已經無私地幫助了我,我還是相信吧。

    沿著他的方向,果然走錯了路。

    更憋屈的是,即使他指錯了路,我必須原諒他,誰讓人家是個熱心人呢?

    無償的幫助別人,科學的說法是“利他行為”。有人說,“利他行為”從本質說,還一種“利已”,一種道德層面上“自我滿足”。

    很多時候,我們盡力幫助別人,往往是“好奇心引導我們到處管閒事,自信心則禁止我們留下懸而未決的問題。(蒙田語)”

    而且,一個人在幫助別人的時候,很容易擺出一副在道德上居高臨下的態度,其實幫助別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不但要付出心血,還要避免錯誤,更要注意自己的態度。

    當你發現那個接受你幫助的人,並不領情,不要急著說別人是白眼狼,畢竟一個人是很難看清自己的問題的,這就是那個經典的笑話“大多數都比平均水平高”的由來。

    當我們自以為站在道德的一方時,錯誤的熱情往往也隨之而來。

    如果你想幫助別人,就別計較別人的迴應。因為道德標準永遠是一柄雙刃利劍,可以讓你行為高尚,也會讓你過度自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香辣豬蹄能加白蘿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