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戲班就其性質來看,大體可分為五類:一是由名老藝人出資或集資建立;二是由地方豪門富戶或鉅商出資建班;三是由開明知識分子集資建班;四是由當地駐軍抽人出錢辦的軍營班;五是以家族為主體組建的家班。
秦腔在衍變過程中,在不同歷史時期都有顯示時代與藝術特色、代表性的班社,對秦腔的繼承和發展,起到了承前啟後的歷史作用。著名班社有:
鴻盛社 :鴻盛社的前身是魁盛社,創建於清咸豐二年(1852年),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箱主趙歲乖與陝西藝人李炳南的戲班合併,定名天水西秦鴻盛社。李炳南任社長,趙歲乖主持劇社事務,劇社日趨興盛,遠赴蘭州、武威、張掖及青海西寧演出。100餘年中有200藝人搭班,其中多為秦腔名角,如李炳南、羅樹德、謝玉堂、趙玉華、謝鴻民等。演出劇目700餘個,連臺本戲如《列國演義》、《封神榜》、《三國》等為該社獨創,在唱腔、演技、臉譜等方面均有創新。
秦腔戲班就其性質來看,大體可分為五類:一是由名老藝人出資或集資建立;二是由地方豪門富戶或鉅商出資建班;三是由開明知識分子集資建班;四是由當地駐軍抽人出錢辦的軍營班;五是以家族為主體組建的家班。
秦腔在衍變過程中,在不同歷史時期都有顯示時代與藝術特色、代表性的班社,對秦腔的繼承和發展,起到了承前啟後的歷史作用。著名班社有:
鴻盛社 :鴻盛社的前身是魁盛社,創建於清咸豐二年(1852年),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箱主趙歲乖與陝西藝人李炳南的戲班合併,定名天水西秦鴻盛社。李炳南任社長,趙歲乖主持劇社事務,劇社日趨興盛,遠赴蘭州、武威、張掖及青海西寧演出。100餘年中有200藝人搭班,其中多為秦腔名角,如李炳南、羅樹德、謝玉堂、趙玉華、謝鴻民等。演出劇目700餘個,連臺本戲如《列國演義》、《封神榜》、《三國》等為該社獨創,在唱腔、演技、臉譜等方面均有創新。
文化社 :文化社的前身是萬順班,清宣統元年(1909年)建立,後更名為雲育社、共和社,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更名為文化社。負責人先後為文漢臣、魏永齋、郗德育、耿忠義、嶽中華等。著名演員除當時蘭州“秦腔三傑”的郗德育、耿忠義、文漢臣外,還有劉金祿、劉金榮、王義民、樓英傑、楊金鳳、王曉玲、田德年、周正俗等。文化社上演劇目百餘出,代表劇目為《白逼宮》、《潞安州》、《火焰駒》、《富貴圖》、《四大夫伐齊》、《太和城》等。在臉譜方面不斷創新,形成了自己的勾法特點,被稱為“蘭州秦腔臉譜”。 1955年與新光劇社合併,改名為“文光劇社”,1958年更名為蘭州市秦劇團。抗日戰爭期間,陝甘寧邊區秦腔藝術工作者,為戲曲表現革命的現實生活,塑造工農兵英雄形象,進行了大膽的探索。1938年7月成立的陝甘寧邊區民眾劇團,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緊密配合革命鬥爭,創作排演了大批新秦腔劇目如《血淚仇》等,彭德懷在給《血淚仇》作者馬健翎的信中說:“為廣大貧苦勞動人民、革命戰士熱烈歡迎,為發動群眾組織起來有力的武器。”1944年陝甘寧邊區文教大會還特此授予馬健翎“人民藝術家”稱號,民眾劇團獲得了“特等模範”的獎旗。建國後,陝西、甘肅、寧夏、青海和新疆五省、區陸續在縣級以上建立了專業秦腔劇團,至20世紀80年代初,共達300多個,其省屬劇團有陝西戲曲研究院秦腔劇團、甘肅省秦腔團、寧夏回族自治區秦劇團、青海省秦劇團(後改為西寧市索腔劇團),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猛進劇團。此外,各地還建立戲曲學校,培養了一大批秦腔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