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大飛熊騎士

    秦始皇雖然統一了六國,統一了度量衡,統一了貨幣等,但是文化思想上沒有統一,畢竟六國經過那麼長時間的程序。特別是楚文化,“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秦末背景。

    秦國雖然一統了,但是秦法的殘暴,刻薄明顯在六國“水土不服”的。因為當時除了楚文化,還有齊文化等六國文化還在人們的心中。這也是為什麼秦末大亂,六國的貴族紛紛的復國。這是制度和文化的矛盾。

    張良,就是個例子,一直以南韓復國為使命。項羽殺了韓王成,張良最終才真正的投入到劉邦的陣營。再比如齊國田橫等人。

    項羽分封。

    項羽政治能力不足,這位楚國的“神將”也深知六國的矛盾,他根本不想趟“皇帝”的渾水。

    所以,他的方式是分封制,用章邯,司馬欣鉗制劉邦的“漢王”。然後,楚霸王居中號令諸侯,這是比較“粗暴”直接的管理天下的方式。

    項羽並沒有解決當時“暴亂過後,人心思安”的問題,戰爭反而越演越烈,更別提制度和文化的統一。

    劉邦的解決辦法。

    再看劉邦,劉邦原來是個楚人,就在楚陣營。後又封在了秦國的巴蜀故地,繼承了“秦制”。所以,劉邦是兩邊都“雨露均霑”。

    打敗了項羽後,他採取了繼承“秦制”,又廢除了秦法的刻薄和繁雜,取而代之是簡單基本的“漢九章”。這是化繁為簡,與民休養生息的做法。

    制度上,採用了分封制和郡縣制並立的過渡方法,既解決了六國文化矛盾,又能在日後“白馬盟誓”,清除了異姓王。

    所以,縱然劉邦做法再無賴,終是他解決了民生和制度的問題,推動了歷史程序。

  • 2 # 南方鵬

    非不欲也,實不能耳,項羽對當皇帝期盼已久,其叔父項梁認為他不凡也是因為此事,秦始皇東遊來到會稽,渡過浙江,正巧被項梁叔侄碰到,便在人群中圍觀,看到秦始皇排場之大,觀者懍然。項羽說,我可以取代你“籍曰:彼可取而代也”。項梁雖藝高膽大,在此情景下聽到這句話也嚇了一跳,連忙掩住他的口,要他別亂說小心滅族,“梁以此奇籍”。

    入關中時有人勸項羽定都咸陽,表面項羽不聽,其實也難以做到,楚人憑啥定都秦地?項羽的屠戮咸陽,殺秦王子嬰,火燒秦王宮,不排除是伏筆,破壞關中有生力量,以後攻取才不那麼費力。包括他的分封十八路諸侯,封地犬牙交錯,左右騰挪,大國則分而治之,用新侯王制衡舊侯王,在各分封國製造亂子,方便出兵干涉,逐個收回。對於中原腹心地南韓,後來找藉口殺死韓王成,奪取其地,這些行為,都可看出項羽有心統一天下當皇帝,但力量不夠只能徐圖進取,可惜布了好大一局棋,卻陰差陽錯,便宜了劉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騰訊體育裡面賣腎藥廣告這一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