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5528656615

    首先,“理財”和“投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理財”指的是對自己財務狀況的管理,這裡的財務狀況不僅包括自己的財產,還包括債務方面。透過良好的財務管理,實現財產的保值、增值。

    “投資”則專指以獲得收益為目的的經濟行為。

    但理財中包含著投資,投資中也包含著理財,在投資之前,要先學會何為理財。

    並非是“什麼人適合理財”,而是“你適合什麼樣的理財”,人人都可以理財,只是理財方式有所不同,需要根據個人的情況來進行判斷。

    ① 性格與風險偏好

    舉個例子,同樣是買基金,有的人可能可以承受30%的賬面虧損,有的人可能只要出現虧損就會吃不下睡不著。前者就可以投資波動較高的偏股型基金,後者就要選擇風險較小的貨幣基金或債券基金。

    所以,面對風險的承受能力不同,會直接決定我們投資選擇的不同。投資者在投資之前,可以做一份風險能力測評,測評會根據投資者的年齡、收入狀況、對收益與虧損的預期等等,將投資者分類,以作為投資參考。

    ② 資金狀況

    再舉個例子,同樣是買銀行理財產品,面對30天、60天、90天,甚至一年的理財產品應該怎麼選擇呢。

    如果投資者是短期內需要用錢,比如說有以一筆錢會在手中兩個多月,但兩個多月之後,會有確定的支出項,這個時候,就可以選擇一個60天左右的理財產品,以免資金空置。

    如果投資者使用的是長期不用的資金進行理財,那麼大可以選擇一個期限稍長,年化收益稍高的理財產品。

    提高“理財商”,建立理財的正確觀念

    ① 明確現金的重要性

    所謂現金,包括理財投資所預留的“應急資金”,一般為4-6個月的開支。還包括日常的現金流,也就是保證自己理財產品高流動性與低流動性搭配使用,切勿因為投資,而導致日常生活受到影響。

    ② 高收益必然高風險

    國債、銀行儲蓄、貨幣基金的年化收益都不超過5%,而股票、基金可能達到的收益不低,但一旦虧損,虧損比例也同樣很高。所以投資者在理財投資前,要明確風險與收益是相伴相生的。

    也就是不要對任何一種投資品孤注一擲,將資金分散投資,這樣,即使某種投資品虧損,也不會影響整體資金安全。

    其實,想要在投資理財中做得更好,除了掌握基本常識之外,還要保持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財水平,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進位制數1100100轉換成十進位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