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吃蔥薑蒜ly
-
2 # 情感學姐王卡卡
首先是外在環境的影響,一個人的性情與其成長的環境息息相關,一個不願與他人打招呼的人,可能在成長過程中習慣了被親戚朋友忽視或者是父輩之間關係不和,也沒有親戚生活在一起經歷,父母的教育方式太過嚴厲,導致孩子過於獨立。
所以會在人交往時,一開始會保持一定距離,也不會採取主動交好,等到相處一段時間,他對你有了一定了解,才會慢慢開啟心扉。因此,對待這種性格的朋友,我們最重要要保持真誠的態度。我們要理解他們形成這種性格的原因,他們的這種行為不是刻意,而是成長環境的影響。
其次就是內在因素了,比如自尊心強,更多的是認為打招呼只是一個形式,不能代表什麼。他們認為交朋友真實的相處最重要,其它的形式都是虛的。他們在乎的是交往的過程。所以其實關鍵問題就是,這類人並不把打招呼當成是一種表示友好的形式,而大多數人都認為打招呼的一件表達禮貌與友善的事情。
這個和性格有關吧。
性格開朗的人在哪裡都很健談。
性格內向的人都不愛說話,更不要說主動找人交談了。
而我——是個內向的人。
我平日裡不愛說話,自己能完成的事絕不求助他人(內向的人害怕社交),不喜歡參加聚會,自我感覺反應比別人慢半拍(唉~想哭)但我也是個熱愛生活的人,內心有自己的天地,種花,養寵,做手工,安靜的活我比較喜歡
性格大多是因小時候的生活環境所導致,從小我跟著外婆生活(農村滴娃,媽媽在外打工),沒有零花錢(一半的同齡孩子應該也沒有)很少有新衣服(穿別人給的舊衣服,幾年之後我媽回來又說我怎麼愛撿別人舊衣服穿,被數落)。偶爾買水果我就會去拿來吃(可能因為平時沒啥好吃的所以水果很快被我吃完)之後外婆就會把買的水果藏起來不讓吃。傍晚吃完飯村裡的孩子都在外面空地玩,我也會去玩,但總會被外婆叫回去(說我玩了一身汗,澡白洗了)然後就呆坐在家裡。看電視也是跟她一起看她愛看的節目,中午放學不讓看(說浪費電)……還有之後舅舅取媳婦生孩子,外婆買了線面給她煮點心,我晚上煮了一碗吃被罵(說我吃了去死,那個是給你吃的啊)還有之後我媽回來感覺她也不喜歡我,老數落我……我很自卑,膽小,害怕,總感覺做什麼都不對。(回憶種種要寫哭了……)
導致現在害怕和別人說話交談,做什麼都是畏首畏尾。
雖然我現在明白和別人說話沒什麼的,做什麼事、穿什麼衣由自己喜歡就好,不用在意別人眼光,可是根深蒂固的那種潛意識還是讓我不由自主地退縮。(童年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