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出自《論語》中的一段。
易,在這裡,作條理的意思。
亡,古代多同“無”用,在這裡,作沒有的意思。
林放是孔子的一個弟子。
他問孔子,什麼是禮的根本。
孔子說,問的好,這是一個很大的道理。
孔子先丟擲觀點:相對於隆重奢華的形式而言,禮是節儉。相對於和順而有條理的喪事而言,禮是哀慼。
然後又舉出,眼下的現況(蠻夷環伺,諸國紛爭)加以佐證。
“你看,那些蠻夷土著沒有禮教,就算有王,也不如我們有禮教的華夏子孫好。“
其實孔子這裡,是先把“禮”預設為高等的好的。
那些蠻夷,沒有禮儀教化,不懂規矩,他們不好,我們懂禮,就算我們的一些其他方面不如他們,但我們就是好。
所以,這裡表現出了很重要的一點。
“禮”即是“好”。
禮當然是好。
禮代表著,有禮儀,有規矩,有秩序,很容易就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上尊天地君親師,下慈兒孫鄰里幼。
好代表著,人們百姓生活的好,有禮可循,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和諧共處。
所以這個觀點是正確的,也是指導了我們華夏民族生活了幾千年的道理。
人們不用提心吊膽的過日子,當然好。
回到那個問題。
禮的根本是什麼?
孔子說,禮要節儉,禮要用心。而不是注重形式。
那這就是禮的根本了麼?
顯然不是,這只是真正的禮的表現。
而不是虛假的禮——只注重盛大的儀式,而不在乎為什麼要這麼做,毫無感情。
那麼林放明白了麼?
明白了,他明白了禮的根本。
好像我們不明白哎,禮的根本是什麼?沒有說啊。
孔子只是點撥了一下,他也能明白,是因為,他是孔子的學生啊,每堂課都認真聽的。
上一課已經講過了這個內容:“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論語裡的上一章。)
這就直接告訴答案了。
禮的根本,就是仁。
林放雖然聽到了這句話,但沒有悟透,所以有此一問。
而仁是什麼,仁是發自內心的仁慈。
一個仁慈的人,發自內心的表達,就是禮。而不是那些形式。
因為“仁者愛人“。
每個人都相親相愛,這就是大同世界,是全人類共同的目標。
中原周邊的蠻夷之地,儘管他們的國家有君主,但是其整個國家的文化,還不如中原之地上,沒有了君主的國家文化水準高呢!
這是出自《論語》中的一段。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甯戚。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易,在這裡,作條理的意思。
亡,古代多同“無”用,在這裡,作沒有的意思。
林放是孔子的一個弟子。
他問孔子,什麼是禮的根本。
孔子說,問的好,這是一個很大的道理。
孔子先丟擲觀點:相對於隆重奢華的形式而言,禮是節儉。相對於和順而有條理的喪事而言,禮是哀慼。
然後又舉出,眼下的現況(蠻夷環伺,諸國紛爭)加以佐證。
“你看,那些蠻夷土著沒有禮教,就算有王,也不如我們有禮教的華夏子孫好。“
其實孔子這裡,是先把“禮”預設為高等的好的。
那些蠻夷,沒有禮儀教化,不懂規矩,他們不好,我們懂禮,就算我們的一些其他方面不如他們,但我們就是好。
所以,這裡表現出了很重要的一點。
“禮”即是“好”。
禮當然是好。
禮代表著,有禮儀,有規矩,有秩序,很容易就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上尊天地君親師,下慈兒孫鄰里幼。
好代表著,人們百姓生活的好,有禮可循,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和諧共處。
所以這個觀點是正確的,也是指導了我們華夏民族生活了幾千年的道理。
人們不用提心吊膽的過日子,當然好。
回到那個問題。
禮的根本是什麼?
孔子說,禮要節儉,禮要用心。而不是注重形式。
那這就是禮的根本了麼?
顯然不是,這只是真正的禮的表現。
而不是虛假的禮——只注重盛大的儀式,而不在乎為什麼要這麼做,毫無感情。
那麼林放明白了麼?
明白了,他明白了禮的根本。
好像我們不明白哎,禮的根本是什麼?沒有說啊。
孔子只是點撥了一下,他也能明白,是因為,他是孔子的學生啊,每堂課都認真聽的。
上一課已經講過了這個內容:“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論語裡的上一章。)
這就直接告訴答案了。
禮的根本,就是仁。
林放雖然聽到了這句話,但沒有悟透,所以有此一問。
而仁是什麼,仁是發自內心的仁慈。
一個仁慈的人,發自內心的表達,就是禮。而不是那些形式。
因為“仁者愛人“。
每個人都相親相愛,這就是大同世界,是全人類共同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