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為什麼它在唐朝、宋朝之後就逐漸消失了?溫州博物館有文物遺存。
25
回覆列表
  • 1 # 亦文亦物

    古建築知識掃盲:“山花蕉葉”

    山花蕉葉,一個特詩意的名字,到底是和“山花”有關,還是和“蕉葉”有關?相信沒人能說得清,即使是一些很資深的文物古建築專家也是如此,因為它的記載是模糊的。

    一般認為,山花蕉葉分為兩種。

    第一種是佛塔的塔頂,在佛教裡,古塔的塔頂叫“塔剎”,磚石堆成的古塔多用來安置高僧舍利,也會裝一點金銀之類的裝藏物,唐代佛塔造型美,有的塔頂就做出了層層花朵的樣子,這個造型叫“蕉花”,因為是層層堆砌的,又特像層層山川,隋唐多見,不少山西古塔還有遺存實物,它來源於2000年前的戰國古建築正脊兩側大尾。還有解釋,來自於芭蕉葉的樣子。

    第二種,就是《營造法式》記錄過的,是小木作頂部的裝飾紋樣,俗稱“山花蕉葉佛道帳”,有宋代的實物存世。

    溫州博物館藏有一件北宋阿育王塔四角蕉葉磚雕,與上面兩個都有點不同,它上面刻有夢中入胎”、“脅下降生”、“步步為蓮”、“削髮出家”四個故事,還有北宋熙寧四年的年號,非常罕見。

  • 2 # 做書

    在李建平編著的《中國古建築名詞解辭典》中,對“山花蕉葉”一詞作兩種解釋。第一,它是指古代建築中用小木材質作為建築頂部的裝飾紋樣,這在宋代的《營造法式》中有過記載,如“山花蕉葉佛道賬”。如今,在一些宋代流傳下來的古建築中,仍舊能看到這種紋樣的裝飾。第二,它是指一種磚石佛塔的塔剎形式,和宋代常見的小木作中的“山花蕉葉”大致等同。“山花蕉葉”也稱“蕉花”,最初起源於戰國時期在建築正脊上裝飾的做法(見下圖),隋唐時期加以沿用。

    一般這種裝飾紋樣多用於建築簷頂、塔剎四角的位置,阿育王塔就經常雕有山花蕉葉,每面各七瓣,轉角各一瓣。《秦淮畫卷 秦淮文化特色與形態》中曾記載,在長幹寺建有的七寶阿育王寶塔的塔身四角上,豎有八片大山花蕉葉,片葉兩兩相鄰,幾乎快將塔剎的大半部分都圍住了。這幾片蕉葉上還都刻有精美絕倫、做工極為精細的雕飾圖案。

    在建築工藝上,它專門採用了一種叫做“錘揲法”的金銀加工工藝,使得山花蕉葉上雕有兩排規則的鉚釘樣凸出物,這八片山花蕉葉上也在無形中傳遞著佛教的文化內涵。如蕉葉內外側自上而下刻有睡著的、打坐的佛像,以及與大象相伴的佛像等等,依次代表著釋迦牟尼從出生、得到到涅槃永生的三個階段等等,因此它不僅僅是用於美觀的裝飾花紋,還承擔著傳遞宗教文化價值的功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懷孕6個月,感覺肚子脹不消化,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