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宗教思想中,死亡一直是我們避而不談的話題。
生老病死本是再正常不過的自然規律,除了意外身亡會讓我們不知所措之外,唯一可以發人深省的死亡方式,應該就是自殺了。
自殺是什麼?自殺是生命本還沒有走到盡頭,而自己的主觀意識卻想結束自己的生命。自殺是一種成全自己卻丟給身邊的親人朋友無限悲痛的極端行為。
於是我們會問,自殺者到底是為什麼?生活中有什麼不幸遭遇,非得到自殺這種地步嗎?
任何一種行為都只有當下的執行者和曾經有過此行為的人最明白其中的感受。
我有過十年的甲亢史,曾一度抑鬱,這期間多次心生自殺念頭。作為一個曾經有過自殺念頭的人,我說一下自殺者的幾點心理感受:
1.面對生活中的任何事物,自己身上的興趣、激情和慾望這三個指標全部歸零。沒錯,是任何事。
2.晚上經常夢到自己掉進了黑色深淵,然後嚇醒。面對未來,好像讓自己的生命延續一天自己就往深淵又下墜了一截。
3.頭腦一片混沌,卻極度清晰地放大自己的無能為力,自己無法盡到自己應有的責任。自己被自責和愧疚包圍,沒有快樂可言。
我記得在大學辯論賽碰到過這樣一個辯題——該不該鼓勵絕症患者堅持下去?
這個辯題和自殺都觸及到死亡,但卻有著截然不同的生命意義。當時在那個辯題上我站的是正方,該鼓勵,但至今我都還存疑。因為在患者已經明確無法恢復的情況下給予鼓勵我怕反而會給他施加壓力,如果患者註定只剩下這一小段時間,我希望他輕鬆走完。
而自殺呢?自殺中大多數例子是身體和心理上的疾病帶給我們痛苦,但並不會剝奪我們的生命。我們本還有無限未知的路要走,只是我們自己承受不了那個痛苦,因此無奈選擇了親手了結自己的生命好讓痛苦消失。
我們都會說那是自私的,人在無奈做了違心的且對身邊的人有不利影響的事情後,在遭受到身邊的人的指責時都會說明自己的逼不得已,但是幾乎得不到大家的諒解。而親手結束自己生命的他們,已經沒辦法親口訴說他們的無奈、苦楚和逼不得已了。我想說,拿著自己的生命作為籌碼,做了一件被大家人為是自私的事情,他們的的確確有千般的逼不得已。
現在,我更加深刻地明白,如果當時不是身邊的人給予我照顧、鼓勵和寬容,也許現在我已經沒辦法在這邊跟大家分享我的觀點了。所以,面對已經離開的他們,我們不該因為旁觀者的身份而冷冷地給予指責,而是應該從自身做反思,給予身邊的人更多的關愛、幫助和寬容。
最後,我用八個字來結束關於這個話題的分享——珍愛生命,勇敢生活!
在我們的宗教思想中,死亡一直是我們避而不談的話題。
生老病死本是再正常不過的自然規律,除了意外身亡會讓我們不知所措之外,唯一可以發人深省的死亡方式,應該就是自殺了。
自殺是什麼?自殺是生命本還沒有走到盡頭,而自己的主觀意識卻想結束自己的生命。自殺是一種成全自己卻丟給身邊的親人朋友無限悲痛的極端行為。
於是我們會問,自殺者到底是為什麼?生活中有什麼不幸遭遇,非得到自殺這種地步嗎?
任何一種行為都只有當下的執行者和曾經有過此行為的人最明白其中的感受。
我有過十年的甲亢史,曾一度抑鬱,這期間多次心生自殺念頭。作為一個曾經有過自殺念頭的人,我說一下自殺者的幾點心理感受:
1.面對生活中的任何事物,自己身上的興趣、激情和慾望這三個指標全部歸零。沒錯,是任何事。
2.晚上經常夢到自己掉進了黑色深淵,然後嚇醒。面對未來,好像讓自己的生命延續一天自己就往深淵又下墜了一截。
3.頭腦一片混沌,卻極度清晰地放大自己的無能為力,自己無法盡到自己應有的責任。自己被自責和愧疚包圍,沒有快樂可言。
我記得在大學辯論賽碰到過這樣一個辯題——該不該鼓勵絕症患者堅持下去?
這個辯題和自殺都觸及到死亡,但卻有著截然不同的生命意義。當時在那個辯題上我站的是正方,該鼓勵,但至今我都還存疑。因為在患者已經明確無法恢復的情況下給予鼓勵我怕反而會給他施加壓力,如果患者註定只剩下這一小段時間,我希望他輕鬆走完。
而自殺呢?自殺中大多數例子是身體和心理上的疾病帶給我們痛苦,但並不會剝奪我們的生命。我們本還有無限未知的路要走,只是我們自己承受不了那個痛苦,因此無奈選擇了親手了結自己的生命好讓痛苦消失。
我們都會說那是自私的,人在無奈做了違心的且對身邊的人有不利影響的事情後,在遭受到身邊的人的指責時都會說明自己的逼不得已,但是幾乎得不到大家的諒解。而親手結束自己生命的他們,已經沒辦法親口訴說他們的無奈、苦楚和逼不得已了。我想說,拿著自己的生命作為籌碼,做了一件被大家人為是自私的事情,他們的的確確有千般的逼不得已。
現在,我更加深刻地明白,如果當時不是身邊的人給予我照顧、鼓勵和寬容,也許現在我已經沒辦法在這邊跟大家分享我的觀點了。所以,面對已經離開的他們,我們不該因為旁觀者的身份而冷冷地給予指責,而是應該從自身做反思,給予身邊的人更多的關愛、幫助和寬容。
最後,我用八個字來結束關於這個話題的分享——珍愛生命,勇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