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佩玉的爸爸
-
2 # 看美劇學單詞
指讀識字是個很好的識字方法,可以把背的音與字相聯絡起來。
一年級的內容很多都是些小短句,我們可以把內容按大號字打印出來,讀的時候要求慢讀,大人陪讀時候先示範,讀慢點,用手指著一個一個字讀,讀的時候可以增加一點韻律節奏,之後大人領讀一遍,再小孩領讀一遍。再換著指讀,大人讀一句,小孩讀一句拉火車。
另外再介紹一個非常好的方法,與小孩做過家家遊戲,讓孩子當老師,爺爺奶奶或者再小的弟弟妹妹當學生,讓孩子來教他們,要求孩子模範老師教學生,這個時候,孩子的學習是主動學習,爺爺奶奶還可以裝作不懂,故意讀錯,讓孩子糾正。另外使用這個方法學習讓孩子體會了當老師的心情,還鍛鍊了表達能力,讓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孩子為了能夠更好的當好老師,他會在上課的時候更注意聽講。這樣就能良性迴圈了。
如果沒有爺爺奶奶弟弟妹妹,還可以做個更有趣的事情,買一條狗當學生,讓孩子教狗讀書,讓孩子把字寫在黑板上,拿著教鞭一個一個字教狗讀書。同時把這個過程拍下來儲存,可以不斷的讓孩子修正自己的教學水平。
首先我們應當明白一個道理,就是孩子用手指著讀課文或者數學題的時候,它能夠提升孩子的注意力,保證孩子在讀書的過程中,不漏掉一個字,然後對課文的內容甚至數學題都能加深理解。
對於孩子,有時候的確是不願意去用手指著讀一些文章或者數學題,他們覺得用手指著太麻煩,所以他們乾脆放棄了這種做法,這種做法的放棄也不一定是壞事,但是有一點我們幾乎可以明確,如果不用手指著很多孩子肯定會丟東西,特別是在書寫的時候多抄一行少一行,對於孩子們來講太正常了。對於數學來講,如果不用手去指著讀,他們對於含義的理解可能更慢一些。
家長在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我覺得,應當把自己的心態放正,培養孩子認真指讀的習慣,成年人一目十行的看法,只不過是在大量知識基礎的總結上提升的。
對於孩子的這種狀態,建議家長還是慢慢的訓練,比如說我們每天可以利用3~5分鐘的時間進行訓練,訓練完了之後給孩子一個積極的獎勵,或者擁抱或者雞腿或者小紅花,總之,我們必須給孩子一個正面的反饋。
任何時候不要和孩子講大道理,講任何大道理不如給一點點小恩惠來得實惠,所以說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所謂的曉之以理,還不如曉之以利。
基本上就是這樣的一個方法和標準,因為每一個人都有趨利性,孩子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