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年女同學自救指南

    人窮沒關係,心不能窮;家裡沒錢沒關係,家風家教不能缺。

    我覺得能問出“沒錢幹嘛要生我”的孩子,估計除了家庭沒錢外,家庭教育模式和理念也是很重要的,不然不會這麼不禮貌地對待家長,哪怕是真的窮,也會體諒父母。

    父母可能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之中就種下“你爸爸沒本事,賺不了錢”類似的相互埋汰的抱怨。這樣的長期積累,會讓孩子覺得萬物唯有金錢最高大上的慾念,對金錢觀產生錯位。

    為什麼《人民的名義》中很多貪官出生都是很卑微,從農民的孩子出來呢?是因為家境較好的孩子對物質本來就挺滿足的,反倒是從底層出來的經受了誘惑的考驗之後,就會迷失方向,站不住腳了。

    1.感謝貧窮,生育權是無法被剝奪的

    窮不能生孩子?不,不,不,當然能,不然窮人就永遠是窮人,階層的改變既然不能靠自己實現,留個念想給孩子們,當然是可以的。世界是多樣性的存在,人類群體也是如此,不可能只有富人沒有窮人,沒有對立就構成不了世界的完整性。

    相信去年,河北寒門女孩王心儀考入北大,一篇《感謝貧窮》看哭無數人。她就是憑藉努力實現階層逆襲的代表,所以說,當初她的父母會因為窮就不配生育嗎?就不配養娃嗎?抱歉,生育權是無法被剝奪的。

    2.感謝貧窮,讓我們更懂得感恩

    有句話說,女孩要富養,男孩要窮養。為什麼要窮養呢,那是因為窮養帶來的好處對男孩來說影響終身。

    物質上的窮,並不可怕,如何讓孩子去正確認識自身的生存條件並加以引導,才是扭轉物質貧窮有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的關鍵。就比如在一個貧窮的家庭裡,夫妻兩人都不要自怨自艾,樂觀向上,不要給孩子留下什麼精神負擔。

    如果真的物質上存在不足,就要教育孩子接受現狀,而不是打腫臉充胖子。那種為了孩子要蘋果手機的貧困家庭,為了滿足不切實際的願望父母去賣血賣腎,這樣的行為就算了吧,這就是毀了孩子一生。

    總之,窮人有資格生孩子,富人也不一定能養好娃。這就是理念和方式的不同。

    用曾經看到的一句寒門出貴子的家長的感慨來結束這個問答:

    “暫時的貧困不是永遠的貧困。假如說(錢)不用在教育上,不用在下一代上,那是永遠的貧。貧我可以了,下一代不能再貧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想問要一直墊衛生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