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 (lí )
1. 眾,眾多:黎民;2. 古通“黧”,黑色;3. 古國名;4. 姓。
由於歷史的久遠、語言的變化,所以,文字的古代意義在今天常常不容易準確辨別出來。就以“黎明”、“黎民”為例,自古以來就有幾種說法。
先從“驪(lí)”字說起。“驪”,以“馬”為形符、以“麗”為聲符,本義是純黑色的馬。後來引申表示“黑色”,例如成語“探驪得珠”,是說摸到黑龍的下巴得到了寶珠,比喻冒極大的危險取得大利。“驪”字後來主要表示“驪山”(在陝西省臨潼縣)和姓氏,如春秋時代的美女“驪姬”。
“黎”字以“黍”(shǔ,即黃米)為形符。《說文》解釋:“黎,履黏也。”其本義是把黍米熬成漿糊,再把布片一層層地粘起來,最後用麻繩納成鞋底。而由於“黎”字和“驪”字同音,所以古人就把“黎”字借來表示“黑色”的意思,這種做法在古代很常見,叫做“通假”。
“黎”字的本義消失了,“黑色”反而成了它的常用義。後來人們考慮到從“黎”字的字形上看不出“黑色”的意義,於是就以“黎”字為聲符(省掉了一部分,這種方法叫省聲。)以“黑”字為形符,造了一個新字“黧(lí)”字。清代文字學家段玉裁說:“黎與驪字同音,故借為黑義,……俗作黧。”
“黎民”的“黎”有兩種解釋。一:是“黑色”的意思,秦代稱百姓為“黔首”,和“黎民”的意義相同。“黔”字以“黑”為形符,也是表示黑色的意思。平民百姓因為辛勤勞作,面板曬得很黑,所以叫“黔首”或“黎民”。二:是“眾多”的意思。這個意義是從一層層粘布片引申而來的。《爾雅·釋詁下》解釋:“黎,眾也。”清代的文字學家王引之也說:“黎者,眾也,多也。”所以“黎民”和“百姓”不僅是意義一致,而且詞的構成也相同。
“黎明”的“黎”也有兩種解釋。一:是“黑色”的意思,表示“黑夜”。“明”是天亮的意思。所以,“黎明”就是指“黑夜”到“天亮”這一段時間。例如:“黎明即起,灑掃庭除。”二:是“慢慢地”、“漸漸地”意思。但是必須注意,這不是“黎”字本身的意義,這時“黎”字是另外一個“lí”字(“黎”字下面再加“走之底”)的通假字。這種用法即使在古代也非常罕見,所以“黎明”的“黎”解釋為“黑色”、“黑夜”更恰當一些。
以上供參考。
黎 (lí )
1. 眾,眾多:黎民;2. 古通“黧”,黑色;3. 古國名;4. 姓。
由於歷史的久遠、語言的變化,所以,文字的古代意義在今天常常不容易準確辨別出來。就以“黎明”、“黎民”為例,自古以來就有幾種說法。
先從“驪(lí)”字說起。“驪”,以“馬”為形符、以“麗”為聲符,本義是純黑色的馬。後來引申表示“黑色”,例如成語“探驪得珠”,是說摸到黑龍的下巴得到了寶珠,比喻冒極大的危險取得大利。“驪”字後來主要表示“驪山”(在陝西省臨潼縣)和姓氏,如春秋時代的美女“驪姬”。
“黎”字以“黍”(shǔ,即黃米)為形符。《說文》解釋:“黎,履黏也。”其本義是把黍米熬成漿糊,再把布片一層層地粘起來,最後用麻繩納成鞋底。而由於“黎”字和“驪”字同音,所以古人就把“黎”字借來表示“黑色”的意思,這種做法在古代很常見,叫做“通假”。
“黎”字的本義消失了,“黑色”反而成了它的常用義。後來人們考慮到從“黎”字的字形上看不出“黑色”的意義,於是就以“黎”字為聲符(省掉了一部分,這種方法叫省聲。)以“黑”字為形符,造了一個新字“黧(lí)”字。清代文字學家段玉裁說:“黎與驪字同音,故借為黑義,……俗作黧。”
“黎民”的“黎”有兩種解釋。一:是“黑色”的意思,秦代稱百姓為“黔首”,和“黎民”的意義相同。“黔”字以“黑”為形符,也是表示黑色的意思。平民百姓因為辛勤勞作,面板曬得很黑,所以叫“黔首”或“黎民”。二:是“眾多”的意思。這個意義是從一層層粘布片引申而來的。《爾雅·釋詁下》解釋:“黎,眾也。”清代的文字學家王引之也說:“黎者,眾也,多也。”所以“黎民”和“百姓”不僅是意義一致,而且詞的構成也相同。
“黎明”的“黎”也有兩種解釋。一:是“黑色”的意思,表示“黑夜”。“明”是天亮的意思。所以,“黎明”就是指“黑夜”到“天亮”這一段時間。例如:“黎明即起,灑掃庭除。”二:是“慢慢地”、“漸漸地”意思。但是必須注意,這不是“黎”字本身的意義,這時“黎”字是另外一個“lí”字(“黎”字下面再加“走之底”)的通假字。這種用法即使在古代也非常罕見,所以“黎明”的“黎”解釋為“黑色”、“黑夜”更恰當一些。
以上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