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家APP

    中國的四大名硯:端硯、歙硯、洮河硯和澄泥硯,這個不用多說,世人皆知。

    端硯、歙硯、洮河硯皆是石硯,唯獨澄泥硯是使用經過澄洗的細泥作為原料加工燒製而成的硯臺,其質地比另外三種硯臺更容易辨別,細膩光滑,猶如嬰兒面板一般,貯水不涸,歷寒不冰。

    △唐朝古澄泥硯

    唐代出產端硯,晚唐出產歙硯,漢代產澄泥硯,宋代出產洮河硯,由此可以看出澄泥硯比其他三個生產的時間更為早一些,但並不是說澄泥硯就是最早。

    △唐朝古澄泥硯

    由於硯臺是伴隨著筆和墨的發展起來的,最早出現的硯臺是石硯。漢代發明了人工制墨,墨可以直接在硯上研磨,因為墨丸比較堅硬,所以需要把墨丸放在硯臺內,用研石壓碎再研磨成汁。

    漢代時期已經有人開始生產陶硯,澄泥硯就是陶硯的一種,開始生產於唐代,它是以水澄出細泥,搗熟,模製再燒製而成。

    △明朝 古澄泥硯

    最著名的就是絳州澄泥硯了,公元618~907年,當時曾被列為“貢硯”。後來由於種種原因,公元1644~1911年,也就是清代時期,其製作工藝就已失傳。

    其實澄泥硯的產地也不止是絳州,其中包括山東柘溝硯、山西澤州硯、河南西京硯、相州硯、安徽濠州硯等都生產澄泥硯。

    △宋朝 古澄泥硯

    然而這門手藝在明朝時期有了短暫的創新後,直至清朝便再也生產不出能與前朝匹敵的澄泥硯,質量也一落千丈,對比其他石硯失去了光彩。

    也就是說,古澄泥硯之所以稀少,是因為手藝失傳導致的,不過在現代,80年代末的時候,版畫藝術家藺永茂攜其子藺濤歷經千辛萬苦終將澄泥硯恢復生產後,使得絳州澄泥硯又能重新面世。

    △宋朝古澄泥硯

    但古澄泥硯卻再也不可多見了。

    對了,有關於澄泥硯的取泥工藝,古籍中也是有相應的記載,大概是兩種:

    一是張洎《賈氏譚錄》中的“河取法”:“絳州州縣人善制澄泥硯,縫絹嚢置汾水中,逾年而後取沙泥之細者已實囊矣,陶為硯,水不涸焉。”

    二為蘇易簡《文房四譜》之“甕取法”:“作澄泥硯法。以謹泥令入於水中挼之,貯於甕器內,然後別以一甕貯清水以夾布嚢盛其泥擺而擺之,俟其至細去清水,令其幹。”

    所以說,若你得了一塊古澄泥硯,可要小心珍惜的。

    部分文獻來自於《中國古代文化會要》、北京硯田書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水法遺址是如何體現中西建築藝術結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