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象眼觀天下
-
2 # 燕北林叢
有訊息稱,安倍晉三“三連莊”後,正在著手的兩件事就是加入北約和修改和平憲法,據說日本已經在北約總部旁邊設了代表處。代表處的運作,說明日本正在積極謀求加入該組織;同時安倍的新內閣也已經決定,今年秋天繞過執政聯盟中對修憲持有懷疑態度的公明黨,向國會提交修憲草案。
如果安倍把這兩件事都辦成的話,雖然他也主張保留和平憲法第九條中的“放棄戰爭”和“不承認國家的交戰權”,那麼,和平憲法也成了擺設。
日本現在的地位是二戰的結果,二戰後世界的秩序規則是由美俄(蘇)中英以及所有聯合國創始國共同主導的,包括有《雅爾塔協定》、《舊金山條約》等若干個法律檔案,不是誰想推翻就能推翻的。尤其是主導制定《聯合國憲章》的美國,羅斯福、杜魯門以後的任何一屆政府都無權改變二戰結果。
北約如果真的吸收日本加入,肯定會引起世界範圍的連鎖反應,所有在二戰中的受害國都會起來抵制,北約可能也會面臨著分裂。別人不說,大英帝國在太平洋戰場上留下的心理陰影就不會消失。再者,日本加入北約,美國就沒有理由再控制他發展軍備。
一旦日本可以隨心所欲地發展進攻性武器,會是什麼後果,可能美華人比誰心裡都清楚。所以說特朗普就是再不靠譜,冒攪亂目前世界格局的風險,他心裡也得好好掂量掂量。
-
3 # Dearest6
北約全稱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是二戰後資本主義陣營軍事上實現戰略同盟的標誌,是馬歇爾計劃在軍事領域的延伸和發展,控制歐盟的防務體系以及經濟。另外一個透過北約對抗壓縮以及防禦蘇聯,包括後來的華約組織。主要在北大西洋歐洲這一塊。日本在東亞明顯不是一個區域的,而日本早期主要是在遠東牽制蘇聯遠東的,後來牽制中國的,而日美也額外簽訂有安保條約,也有一樣的政治軍事目的和作用,所以名義上,實質上也沒有必要拉日本進來。再者可能骨子裡美國沒有把日本當成自己人吧,覺得亞洲人不會和歐洲人一條心。另外美國也是給日本扔過原子彈的,怕日本懷恨在心,不想日本透過北約擴大影響力和話語權吧
-
4 # 恬然滋味
美國安排日本入北約沒有現實意義。
北約是個軍事組織。
北約對付誰的?俄羅斯。(還有北約各成員國)
俄羅斯作為超級核大國,溫水煮青蛙是最佳策略。玩軍事激烈對抗是非常不明智的。日本入北約,俄羅斯會怎麼樣理解是不言而喻的。
面對俄羅斯隨時起爆的原子彈怎麼玩?
北約本是歐洲組織,加個日本變成全球性組織。受驚的可不止一個俄羅斯。非北約組織國家都得內心掂量這龐然大物的威脅。
那麼,若日本入北約,美國能得到什麼?
其實,作為深度控制的小弟,美國可以有各種方法呼叫日本的資源。完全不必借用北約的殼。
而加入北約,會在全球範圍提升日本的地位和存在感。
而歐洲,也會隨著日本的加入加大了與美國推手的空間。
所以,美歐日聯絡已經十分緊密了。是不是需要北約式的一體化呢?暫時不需要。
恐怕也只是暫時啊!
還是得想法先掰下日本這隻爪子。
-
5 # 趙凡丁201
〇北約原因:(1)北約是個區域軍事組織。如果吸收亞洲的日本參加,南韓可不可以參加?新加坡丶泰國丶澳洲丶紐西蘭丶沙特可不參加。如果無限擴大成員國,北約將揹負巨大責任包袱。即使美國想拉日本入夥,歐洲主要大國也不會同意。(2)軍事上意義不大。北約組建的針對目標是前蘇聯為首的華約集團。日本與歐洲距離遙遠,且自衛隊編制只有20幾萬人,且有和平憲法限制。一旦北約國家遭到強敵入侵,日本幫不上什麼忙。況且日本自顧不暇,也不會幫什麼忙。
〇日本原因:(1)日本和平憲法規定,只有本國遭到入侵時才能行使自衛權。不具有參與其他戰爭的參戰權。(2)日本與美國有軍事同盟條約,日本不可以無限制發展軍事力量,日本安全由美國負責。日本有美國做靠山,沒必要參加其他軍事組織。
〇美國原因:(1)日本為2次大戰中極具侵略性的戰敗國。美國對其採取既控制又利用政策,將其改造培育成西太平洋前線國家,不容他人染指。(2)如果讓日本參加北約,僅對日本擴大影響有利,不利於美國對日本“獨霸式”控制。
回覆列表
最直接的理由:日本現在依然有和平憲法在。
也許很多人覺得憲法就是一紙空文,覺得日本的憲法更是一張遮羞布,隨時可以被日本或者美國扯下來——但是在日本社會,憲法是有很高權威的。日本右翼多次試圖修改和平憲法,都沒有達成目的。
日本憲法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憲法第九條。在這一條中,日本國放棄了自衛以外武力的使用。
《日本憲法》第二章第九條 【放棄戰爭,戰爭力量及交戰權的否認】① 日本國民衷心謀求基於正義與秩序的國際和平,永遠放棄以國權發動的戰爭、武力威脅或武力行使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② 為達到前專案的,不保持陸海空軍及其他戰爭力量,不承認國家的交戰權。日本的和平憲法對於保持日本戰後幾十年不捲入任何戰爭、保持和平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得到很多日本人的擁護。
在此情況下,日本自然不會參與北約這樣的軍事聯盟。
此外,北約是“北大西洋”的軍事組織,成員預設為是歐洲和北美國家。目前北約雖然已經有在區域外使用武力的記錄(阿富汗、伊拉克等),但是並沒有在區域外發展成員的意圖。以色列、沙特、澳洲等美國盟友均沒有參與北約。
未來,如果美國和日本野心不斷膨脹,北約擴張到歐洲北美之外的區域並不是沒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