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娛八掌卦
-
2 # i貓貓i咪i
最近網上比較火的有個義大利品牌,叫什麼杜嘉班納,因辱華被華人拒之門外,從無誠信的所謂道歉到現在的氣急敗壞,足以看出中國這塊蛋糕對這些洋品牌的誘惑。徜徉街頭,最吸引購買族的莫過於那些“ 名牌專賣店”了。不知不覺間,隨著網路等各種媒體的不斷渲染,人們都上流社會的標籤,好像穿著已是身份、品位、地位的象徵!
對服裝、包、飾品的評價,聽到最多的詞便是“品位”了。何謂品位”?相信許多消費者或者那些將“品位常掛嘴邊的上層人,都難已明瞭。近年,歐美名牌大舉進入國內,倘若你捂住牌子,憑外觀是誰都難以看出它與普通服裝有什麼區別的,更遑論“個性”和“品位”了。甚至來自日本的時裝,竟故弄玄虛地大談“禪”、“性”、“死亡”,其實這純粹是種不著邊際的自我包裝而已。
“皇帝的新裝”曾傳為笑談,而一些追隨者又何嘗不是呢?簡簡單單的黑色和白色,到了這些設計演員手中,竟成了“專用色”。那配合營銷的廣告和評論也不失時機地套上“東方色彩”,東西合璧”,其用心自不必說,而擁戴者們]卻自願接受這種“蠱惑人心”的推介。
無奈在現實中,這種“名牌意識”已難返的形成了,這是一種反正常心態的購物效應。其實這些人是否知道;你心儀已久的某某外國名牌,可能竟是在你眼皮底下的工廠或鄉間加工廠生產的。曾有一則故事,一個突然發跡的老闆,為了讓夫人不同於“凡夫俗子”,從海外買回一套“名牌”包裝夫人,夫人也自會炫耀,一見到人就故意讓人看全是“洋文”的標誌,後經懂“洋文”者一譯,竟然是made in China ,簡直是一種莫大的諷刺!
追求品牌意識者,很強調一個核心問題一一“自我”。 剝開品牌服裝的面紗,我們清晰可見,所謂的“自我”,只不過是商家刻意製造策劃的把戲。先是設計師們無限膨脹的“風格”,無邊無際的創意”,接著配以模特兒驕人的身段及其充滿刺激的表演,外加媒體一頓神侃,最後,就成了上流社會的“權威性”專著,在這一迷人的誘惑面前下,青少年們積極響應,攀比成風,隨之而來的是“瘋狂消費”。然而你一旦覷得其中的奧妙,便會發現,所謂的“品牌”服裝只不過與尋常商店的服裝,無論從質地還是裁剪上,都大同小異。但掛上“牌”子後,身價倍增,這就是“品牌”服裝!
真心希望從媒體、公眾人物都發揮好自己的正能量,為我們的年輕一代建立正確的三觀起到好的導向!
回覆列表
現在的奢侈品早就鋪天蓋地了!不會因為一個節目改變什麼!
一個人的價值觀的形成!往往和他的教育,身邊朋友的言行舉止,還有成長環境有關!不是一個節目廣告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