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宗元三農堂
-
2 # 舊日
因為長期以來農村的勞動力未能大規模解放,很多地方農業生產提不起規模,還是以家庭生產為主體,保留了很多傳統的生產方式,同時也保留了很多傳統農耕文化。比如灶王爺崇拜,在北方一直保留至今。每個老人都耳熟能詳的節氣時令。好多關於農業生產的歇後語,俗語等等。春節的風俗習慣尤為明顯。比如春聯,會有五穀豐登,連年有餘等等。
因為長期以來農村的勞動力未能大規模解放,很多地方農業生產提不起規模,還是以家庭生產為主體,保留了很多傳統的生產方式,同時也保留了很多傳統農耕文化。比如灶王爺崇拜,在北方一直保留至今。每個老人都耳熟能詳的節氣時令。好多關於農業生產的歇後語,俗語等等。春節的風俗習慣尤為明顯。比如春聯,會有五穀豐登,連年有餘等等。
有哪些意想不到的農耕文化遺留?
這主要是過去家庭窮,農民只能自耕自織,這樣的紡織車在博物館,或者一些老人家家裡還能看到,他們偶爾會紡織一些棉線用。
二、用牛拉犁耕地,慢慢的被機械化作業所代替。過去窮,生產力落後,只能讓牛拉犁的原始耕種方式,就目前為止,在農村還經常看到牛拉犁的種地方式。
三、推石磨拉粉子或者豆漿。石磨是一種常見的東西,記得小的時候,天不亮就起來推磨,跟在大人後面,沒使多少勁,可能是人多力量大,石磨就轉起來了,一推就兩三個小時,好累!現在農村也有用的,磨點小麥烙煎餅吃。
四、風箱給鍋底吹風。農村過去燒火做飯,必用風箱吹風,才能火旺,現在都用電吹風。
五、掐碓。主要是用石碓或者木碓搗碎小麥、花生、高粱等,用於做稀飯或者蒸湯圓。
總之,正在消失的農耕文化太多了,這也說明了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耕文化是一個從村時代的象徵,文化的代表,將是一個農村沉睡的記憶!大家有什麼經歷過而且正在消失的農耕文化嗎?可以積極留言探討分享!